01歸葬:三至六世紀士族個體…
02半小時漫畫史記(上)
03改革年代:從布賴恩到富蘭…
04中國文化生成史
05亂世潛流:民族主義與民國…
06漢武英雄時代
07《孫子兵法》與戰(zhàn)爭謀略
08大學問·社會的發(fā)現(xiàn):…
09世界歷史與救贖歷史(120…
10半小時漫畫史記(下)
江沛,南開大學歷史學科學術委員會 編
《雷海宗文集》為“南開百年學術叢書”歷史學編叢書中的一種。雷海宗,博聞強…
可購
劉錚 著
本書以朝鮮使臣赴清朝貢日記——《燕行錄》為基本研究史料,參照其他文獻,通…
范學輝 編
社會形態(tài)問題討論,作為中國現(xiàn)代史學得以形成的Z重要推動,在近十余年間隨著…
秦方 著
本書作為近年來第一本探討晚清天津女子教育的專著,以此時期天津大小37所女學…
袁丁 著
在中國,“僑鄉(xiāng)”一語通常指海外華僑華人的原鄉(xiāng),即祖籍地。一般來說,它們是…
[日] 鶴見俊輔 著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二戰(zhàn)結束,日本以“國體”之名,讓包含殖民地…
董經(jīng)勝 著
《土地與自由:墨西哥現(xiàn)代化進程中農民動員研究》梳理了西方學術界"農民…
[宋] 司馬光 著
《資治通鑒》全書294卷,洋洋灑灑三百多萬字,對于普通讀者來說,不可能在很…
劉勃 著
本書是青年學者劉勃的歷史隨筆集,文章大多曾發(fā)表于《國家人文歷史》和《讀庫…
許紀霖著 編
本書是許紀霖教授關于知識分子心態(tài)史研究的代表作。本書以“特寫”和“群像”…
[西漢] 司馬遷 著,《線裝國學館》編委會 …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
馬偉華 著
Array
凌朝棟,黨大恩,曹強 著
對司馬遷和《史記》的研究一直是史學領域的重點,每年都有豐富的研究成果出現(xiàn)…
劉瑜梅,鄭君雷 編
深入研究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等史跡點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關系,闡明并論證廣州?!?/p>
柴念東 著
2018年是柴德賡先生誕辰110周年,北師大、蘇大聯(lián)合舉辦了紀念會暨《柴德賡全…
魯西奇 著
本書收錄了作者近十年來歷史學研究中的代表性文章,分為 “思考”“評論”“…
郭帥謙 著
秦國之所以能夠走向強大,得益于商鞅變法的成功。而在商鞅的法治思想中,有很…
凌朝棟,黨大恩,曹強 編
《司馬遷與研究年鑒(2016年卷)》基本保持了2015卷的欄目框架。凌朝棟同志對…
周文玖 著
本書是作者多年研究中國史學史的一個學術論集,35篇文章,可分為15組。作者以…
白貓(徐雁宇) 著
宋代銅錢,無論是在鑄造數(shù)量上,還是在藝術水準上,都達到了中國古代貨幣鑄造…
陳天社 著
史學學習與研究有兩大基礎:一是史料,二是前人成果。古今中外的史學前輩留下…
史常力 著
《中國早期史書敘事模式的形成及流變/廣東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是國家社會…
[古羅馬] 塞內加 著,王煥生 譯
塞內加是古羅馬政治家、斯多葛派哲學家、悲劇作家、雄辯家,一生著作頗豐。本…
王家范 著
本書回溯20世紀中國史學發(fā)展的歷程,探尋呂思勉、許思園、范文瀾、張蔭麟、蕭…
曲金良 著
本書是教育部基地重大項目“中國海洋文化遺產(chǎn)保護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成果。 全書…
王尚義 著
本書是作者在2015年4月出版《歷史流域學論綱》之后又一部關于歷史流域學的研…
羅家祥 著
本書是華中科技大學國學研究院主持編輯的大型學術集刊,內容包括政治史、學術…
[晉] 陳壽 著,李楠 譯
暫缺簡介...
熊逸 著
這本書主要探討的是古人所面臨的倫理上的兩難困境,其中不乏一些相當有趣的問…
[俄羅斯] В.Г.達岑申 著,張鴻彥 譯
1917-1945年對于俄羅斯來說,是一個復雜且充滿機遇矛盾的階段,這一時期也是…
虞萬里 著
《經(jīng)學文獻研究集刊(第二十一輯)》是一本有較高學術質量的純粹學術性質的出…
繆鉞 著,繆元朗 編
繆鉞先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國古代史、中國歷史文獻學、中國古典文學等方面,…
卞慧新 著
天津市文史研究館秉承“敬老崇文、存史資政”宗旨,自建館六十多年來,薈萃一…
[英國] S.H.里格比 著,吳英 譯
《馬克思主義與歷史學》一書是研究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經(jīng)典著作,將會給…
羅宗強 著
《明代后期士人心態(tài)/羅宗強文集》屬于群體心態(tài)的研究,從朝政變化、風俗變遷…
蒙文通 著
《中國史學史》是蒙文通先生關于中國傳統(tǒng)史學史的集中論述,著重于史學思想、…
孫其剛,張軍 著
本書是對清代恭王府進行專門研究的著作,內容較為完整,分五章介紹了清恭王府…
田澍,何玉紅 編
《中國史教學與研究(第2輯)》集中收錄西北師范大學從事中國史專業(yè)研究的教…
[法] 馬克·布洛赫 著
“武士弄墨,尚可附庸風雅,學者扛槍,只能歸咎于命運的殘酷。1944年6月16日…
陳功文 著
在儒家經(jīng)傳詮釋體式中,義疏以系統(tǒng)、周詳為優(yōu)長和特色。群經(jīng)義疏既是學子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