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影視藝術影片分析:華語武俠電影文本細讀

影片分析:華語武俠電影文本細讀

影片分析:華語武俠電影文本細讀

定 價:¥39.00

作 者: 吳瓊 著
出版社: 中國電影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06038069 出版時間: 2014-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3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影片分析:華語武俠電影文本細讀》選取了21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在全球商業(yè)市場與國際電影評獎體系兩個方面取得輝煌成就的四部華語武俠影片《臥虎藏龍》、《英雄》、《十面埋伏》、《功夫》,通過文本細讀,針對上述座屏的美學風格、敘事結(jié)構(gòu)、視聽語言、作品類型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作者簡介

  吳瓊,1970年生于吉林省長春市。1993年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電影劇作專業(yè)),獲學士學位。1996年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院電影理論研究室(電影敘事學研究方向),獲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F(xiàn)任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系副教授,擔任《類型電影》、《電影劇作》、《電影理論》、《大師研究))等課程的教學工作。近年在各類影視學術刊物上已發(fā)表論文近20萬字,并在電影《警官崔大慶》、電視連續(xù)劇《可憐天下男人心》、《風云世家》、《奇緣背后》、《誠信無價》等多部影視劇作品中參與編劇刨作工作。

圖書目錄

前言 武俠電影:動作之藝術與精神之力度
一、歷史:華語電影進軍國際市場的敲門磚
二、機遇:華流與武俠熱
三、關隘:文化傳統(tǒng)與類型慣例的現(xiàn)代化轉(zhuǎn)化與創(chuàng)新
《臥虎藏龍》:東方詩意的現(xiàn)代性危機
一、華語電影開創(chuàng)性的里程碑式作品
二、繼承與創(chuàng)新:對傳統(tǒng)的高度自覺與深刻反省
三、開放融合的文化詮釋視角
四、竹林景觀與道法自然
五、學貫中西:隱喻藝術與變形神話
六、富有詩意和精神內(nèi)涵的動作設計
《英雄》:風格飽和與意義超載
一、高度風格化的類型策略
二、類型混合:宏大史詩與武俠動作
三、歷史作為現(xiàn)代事實的注腳:一份國家主義的聲明
四、猜謎式情節(jié)游戲和反復自我解構(gòu)的怪圈
五、《英雄》VS.《臥虎藏龍》:爭雄抑或守雌
六、經(jīng)濟學角度:本土市場的首次票房奇跡
七、跨國界的“民族商品”
《十面埋伏》:一場注定失敗的突圍
一、張藝謀和張偉平的商業(yè)策略:縮減籌碼
二、國內(nèi)外市場:票房縮水
三、發(fā)行策略比較:國內(nèi)VS.海外市場
四、啟示:加強風險預見與控制能力
五、對《英雄》的顛覆與張藝謀的自我重構(gòu)
六、文化雜糅的夾生感與不適應癥
七、竹林大戰(zhàn):《十面埋伏》VS.《俠女》
八、張藝謀的“商業(yè)作者屬性”
《功夫》:禪宗與后現(xiàn)代風格的完美融合
一、類型雜糅與后現(xiàn)代風格
二、流行文化記憶的再現(xiàn)
三、“豬籠城寨”——東方人文視覺奇觀
四、對武俠傳統(tǒng)的自我影射、自我參考
五、動作:喜劇、CGI特效、戲仿
六、中國傳統(tǒng)禪宗人文思想的詮釋
七、跨文化輸出與先天文化基因障礙
跨國界與多元文化視野中的成龍華語電影(1995-2005)
一、20世紀80年代首次進軍國際市場
二、暌違十載:二度出征世界
三、《紅番區(qū)》:多元文化理念的碰撞
四、李小龍VS成龍:華人形象與陽剛之氣
五、成龍與好萊塢的雙贏合作
六、英語片與動作搭檔喜?。骸都夥鍟r刻》系列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