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收藏鑒賞璽印篆刻收藏入門圖鑒

璽印篆刻收藏入門圖鑒

璽印篆刻收藏入門圖鑒

定 價:¥49.80

作 者: 張學 著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叢編項: 鑒寶叢書
標 簽: 收藏/鑒賞 書畫 藝術

ISBN: 9787544747356 出版時間: 2014-04-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2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集中國璽印篆刻之珍品,收錄了著名博物館璽印篆刻精華,用一千余幅圖片,系統(tǒng)地詮釋了中國璽印篆刻藝術風格,如先秦、西漢、隋唐、宋元、明清歷代的玉璽、官印、私印、肖形印以及篆、隸、行、草等字體在篆刻藝術上的演變進程,從專業(yè)的角度,向廣大收藏愛好者提供了鑒別璽印篆刻藝術的要點,如用料、材質、鈕印造型和圖案紋飾等。這是一部收藏鑒別璽印篆刻的小百科。本書對每一方經(jīng)典篆刻印在不同時期的篆法特點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詮釋。圖文并茂,深入淺出,可供收藏者賞析學習。

作者簡介

  張學,京城著名收藏家、學者,著有《中國唐青花研究》和《中國官窯研究》等。1984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現(xiàn)為中央美術學院環(huán)境藝術系客座教授。

圖書目錄

9 古代璽印之源流 古印上的文字可以代表中國文字字體、字形的全部,自秦代以后出現(xiàn)的各種字體,沒有在古印中見不到的,如最古的鳥篆、龍文、大篆、小篆等。而且印文的書寫和鐫刻都出自名家之手,非常認真。 17 春秋戰(zhàn)國璽印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迎來了“百家爭鳴”。當時文書往來、貨物流通的封檢及器物制作的信用,多以璽印為憑證,并且成為等級身份的象征與行使職權的信物。璽印,則主要是根據(jù)各諸侯國的文字風格、印文字體獨立形制而立論。 43 秦兩漢璽印 秦統(tǒng)一文字為規(guī)范的小篆, 在璽印、官印、私印上采用“田字格”“日字格”均布四字為特征。秦漢時設立掌管符璽的官署。各種質料、鈕式、印綬分別與“璽”“章”“印”三種稱名相對應,作為等級的標志。 81 魏晉南北朝璽印 魏晉南北朝時期,印章制度作為當時各國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縮影,被打上了深刻的歷史烙印。官印制作雖然仍基本延續(xù)了秦漢制度,但印文、形制等都比較粗獷。私印,仍是沿用漢印制,而少有變化,唯字體多采用當時流行的魏碑體、篆白文、朱文小篆、鳥蟲文等。 91 隋唐五代璽印 隋唐時期,官印的制作和使用出現(xiàn)了較大的變化。印文內容由官員個人的官職名稱轉變?yōu)楣偈鹈Q。唐代官印改由專人保管,官署印印面增大,鈕式簡化但增高增大,多用方形鈕、長形圓鈕,印文改用朱文小篆。印文布局對稱,字體纖細端莊,有書法之感。 105 宋遼金元璽印 宋代的官印制度繼承唐代官印制度并有所發(fā)展。鈕式為橛鈕,印文筆畫變化曲折,形成“九疊篆”體,為遼、西夏、金、元時期官印所沿用。印的背面絕大多數(shù)刻有年款。宋代文人名號、齋室印和閑章也反映了都市經(jīng)濟的繁榮。 137 明朝璽印篆刻 明代印制,官印繼承金元式樣,印文、形制均有嚴格的規(guī)范,而完全成為信驗的工具了。明代私印除使用小篆外,并以古文入印,文人篆刻流派興起和繁盛在明中期。石質印章篆刻普及,便利了當時文人書畫的空前發(fā)展,也推動了和書畫創(chuàng)作有密切關系的文人篆刻的興起。 165 清朝璽印篆刻 清朝因版圖疆域大,管理區(qū)域設行政官印比較多,地方官印以銅質為主。印鈕多同明制,印文特點為滿漢對照,既有監(jiān)造機構名和年款,也有以帝王年號為首的編號。漢文多用篆體,直取秦漢篆文而略作藝術變形;滿文則有楷、篆兩種。清中期文人篆刻進入盛期,各種流派孳乳,風格鮮明多樣。晚清時期金石家多擅長篆刻,具有個性,強調秦漢傳統(tǒng),不趨時尚而各具風貌。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