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文化資本與城市發(fā)展
02非母語英語教師的職業(yè)認同…
03錢穆文化:道德觀研究
04蘇韻薪傳:江蘇歷史文化名…
05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
06數(shù)字學術服務創(chuàng)新與實踐
07珞珈鑄魂:武漢大學課程思…
08教育扶貧論:機制·體…
09中國精神文化大典 藝術卷…
10瀘州市圖書館藏拓片珍品圖…
尚玉翠 著
這是一部關于卡森·麥卡勒斯小說研究的學術專著??ㄉ?amp;middot…
可購
張立憲 編
《莫言和他的高密東北鄉(xiāng)》是紀錄片《文學的故鄉(xiāng)》攝制組跟隨作家莫言數(shù)次回到…
謝銀玲,賈春旭,丁天,范思佳,黃金龍 譯…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2001年通過的《保護水下文化遺產(chǎn)公約》于2009年在國際上生效…
張思華 著
《貴州苗族手工藝在產(chǎn)品設計中的傳承與應用研究》分為七個章節(jié):首章,相關內(nèi)…
劉林魁 著
本書有助于深化唐代宗教文化與文學關系的研究。唐代三教論衡受佛教本土化的發(fā)…
劉嵐 著
《湘潭傳統(tǒng)碼頭文化的地域性表達》首先從城市歷史與社會經(jīng)濟的角度對湘潭碼頭…
姚望新
古村落是物質(zhì)文化與非物質(zhì)文化的有機結(jié)合體,是在特定歷史中形成并保存至今的…
劉明成 著 著
本書圍繞著“潤澤教育”這一教育哲學,介紹了潤澤教育下的…
張偉 著
本書由張偉主編,孫鶯編。從晚清到民國的各種報紙上,刊登有大量回憶敘述以往…
賈旭東,黃仲山,王林生,陳鐳
本書圍繞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展開研究,系統(tǒng)盤點2020年北京文化發(fā)展的總體狀…
﹝美﹞歐內(nèi)斯特·S.道奇,宋立杰 譯
本書從地理風情、葫蘆作物、葫蘆盛器、葫蘆樂器、裝飾藝術、神話傳說等方面,…
曹建墩 著
《名物匯釋》一書對《三禮》中涉及到的服飾、食物、都邑宮室、車馬等名物分門…
《近代報刊文獻輯錄叢書:舊時書肆》為上海圖書館張偉研究員整理的關于舊時書…
張偉 編
從晚清到民國的各種報紙上,刊登有大量回憶敘述以往種種的文章,由于作者是當…
戴三才 著
作者作為哥倫比亞大學文學系畢業(yè)生,畢業(yè)后開始游歷中國,并在這個過程中近距…
江曉原,劉兵 著
“新南腔北調(diào)集”包括《科學幻想與歷史構建》《如何反思科學》《當代科學爭議…
許飛
本書正文部分通過出土的告地策、買地券、鎮(zhèn)墓文等與喪葬相關的文書,結(jié)合先秦…
李思逸 著
盧克萊修的矛、時間凍結(jié)的世界、高尼羅的迷失島、萊布尼茲的機器、塞爾的中文…
宣玉梅 著
本書是作者根據(jù)自己2015年至2017年赴新疆支教期間,擔任阿克蘇教育學院雙語老…
王邦維 著
玄奘《大唐西域記》主要是他自己西行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尤其是他對不同國家風…
亞伯拉罕·克扎達·維爾加拉 著,…
聶魯達和阿連德是我們在談到20世紀拉美文學和政治時都繞不過的重要人物。聶魯…
周曉光
《徽學》是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安徽大學徽學…
彭澤明 著
本書主要圍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xié)調(diào)機制、文化館總分館制、公共文化服務供…
王杰 編
《審美人類學》是國內(nèi)首部審美人類學教材,主要涵蓋“審美人類學的視野與方法…
張寶明 著
《斯文在茲》為民國時期《學衡》雜志的文章選編,收錄了吳宓、梅光迪、胡先骕…
梁東方 著
作者以觀察者、游覽者、親歷者的身份自然介入,專門記述上海地區(qū)的公園,對其…
謝正光
歷史上的中國,每逢改朝換代,士人的出處便成為知識分子的倫理問題,亦成為日…
美喬治赫斯勒 著
本書是顧拜旦的語錄集,以每日摘取一段顧拜旦語錄并進行評析的形式,將顧拜旦…
徐之順 著
本書的研究思路,是如何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生態(tài)文明、城鄉(xiāng)共同體等更寬…
王春法
本書是《中國國國家博物館青年學者叢書》之一,主要內(nèi)容及研究對象為唐五代時…
王素 著
本書是故宮博物院王素先生的學術散文集。書稿由十四篇文章組成,其中正文十三…
可讀可購
趙瑩 著
本書以電視劇文化價值為研究對象,特別關注電視劇文化價值與社會文化價值的關…
史愛兵 著
本書旨在從宏觀角度上來探討20世紀以來中國學人與昆曲藝術傳承、發(fā)展的關系,…
昝勝鋒,周朋飛
健全完善文化產(chǎn)業(yè)規(guī)劃和政策體系,持續(xù)加強頂層設計和細分領域研究,有助于推…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 著
該系列叢書為全英文版,涵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經(jīng)典傳統(tǒng)、哲學、倫理學、宗教…
何一民
本書是以介紹和研究金沙遺址太陽神鳥及太陽崇拜文化的為主要內(nèi)容的普及類圖書…
榮新江 著
本書為問學叢書之一種。是北京大學資深教授榮新江先生的學術隨筆集,由三部分…
增艷,李理 編著;錦添 繪
收藏是博物館的心臟,文物是幾千年中華文化發(fā)展的見證。故宮不僅是世界五大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