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述進行了差不多50年的哲學史過程理論的研究,認為他以往研究的主要缺陷是受了馬克思主義教條主義看法的影響,這種看法認為辯證唯物主義是科學的、終結了幾世紀哲學史過程的哲學,其后產生的一切哲學學說是資本主義制度總危機的產物,相比馬克思主義之前的古典哲學體系來說大大地退步了。作者在本書中對辯證唯物主義進行了反思,指出了馬克思主義本身所固有的一些教條主義的表現以及包括作者在內的馬克思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教條式的理解。教條主義理解哲學史過程的一個最典型表現是堅信,大量相互排斥的哲學學說的存在及其不斷的沖突都是歷史上的暫時過程。馬克思主義以前的所有哲學家其實都贊成這一幻想。他們中的每個人都認為,他們所創(chuàng)立的哲學體系不僅是最高而且是最后的哲學,可以解決前人提出的所有問題。而作者恰好在哲學學說多樣性的問題上有了新的理解。作者曾在1999年出版專著《作為哲學史的哲學》對此有所討論,進一步提出更充足的理論上的論證正是本書的任務。對哲學學說多樣性的肯定大概是作者在自己治學歷程中最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