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第一章 孫中山對近代中國發(fā)展道路的反思
一、孫中山與近代中國的前途
孫中山對中國國情的認識
孫中山對世情的了解
在中國“只有革命化,才能近代化”
二、孫中山對近代中國發(fā)展進程的回顧
孫中山對洋務派“中體西用”觀的評論
孫中山對維新派“君主立憲”主張的批評
孫中山對清末“新政”的態(tài)度
第二章 孫中山國家建設思想的產生、形成及其理論架構
一、孫中山近代化國家建設思想的產生
比較國內外不同環(huán)境,產生改良祖國的愿望
歐美、日本近代化發(fā)展的啟迪
香港、澳門社會發(fā)展對孫中山的影響
二、孫中山近代化國家建設思想的形成
《上李鴻章書》與改革中國的初步設想
“振興中華”與中國的富強
“三民主義”思想的確立與中國近代化建設思想的形成
三、孫中山近代化國家建設思想的理論架構
政體演變與民眾的調適
民主政治與社會的轉型
在共和體制下的經濟重構
人的素質與社會的文明發(fā)展
第三章 孫中山與中國近代化國家建設的模式
一、曾國藩、李鴻章等為代表的洋務派的近代化國家建設模式
物質層面的變革——洋務新政
“自強求富”的建設方針
“中體西用”的文化建設模式
二、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的近代化國家建設模式
文化層面的變革——“啟蒙與新民”
由上而下的體制內漸進革新
君主立憲與社會改良
三、慈禧為代表的清朝統(tǒng)治階級“新政”近代化國家建設模式
清末“新政”的國內外環(huán)境
“新政”期間政治、經濟、教育方面的革新措施
清末“新政”對中國近代化建設的影響
四、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近代化國家建設模式
社會變革必先變心——轉換思想
“以革命開民智”——啟蒙與救亡
改變政制與改變社會——“雙改變”模式
告別皇帝與告別君主專制統(tǒng)治
第四章 孫中山與近代中國政治的轉型
一、政治民主化思想
政治民主化思想的核心
革命的程序與政權建設
權能區(qū)分學說的實質
中央與地方政權機制
地方自治學說
二、政黨政治思想
政黨政治思想的演變
……
第五章 孫中山的經濟建設思想
第六章 孫中山與中國的國防建設
第七章 孫中山與近代中國文化的發(fā)展路向
第八章 孫中山與近代中國社會的轉型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