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希爾·哈米特(Dashiell Hammett,1894—1961),出生于美國馬里蘭州西岸的圣瑪利縣,在費城和巴爾的摩長大。十三歲輟學,之后數(shù)年間做過報童、碼頭裝卸工、機關勤雜人員和證券公司小職員。一九一五年至一九二一年期間,他在平克頓全國偵探事務所任職,這段經歷為他后來創(chuàng)作偵探小說提供了廣泛的素材。哈米特一生只創(chuàng)作了五部長篇,一部中篇和一些短篇小說,但每一篇都成為影響深遠的經典作品?!恶R耳他之鷹》在短短十年內三度被拍成電影,其中由約翰·休士頓執(zhí)導、亨佛萊·鮑嘉主演的同名電影被譽為推理電影史上的第一名片,獲得三項奧斯卡大獎,美國推理作家協(xié)會評價其“勝過其他任何推理電影兩倍以上”,包括排行二、三名的奧斯卡名片《唐人街》及《沉默的羔羊》。哈米特開創(chuàng)了“硬漢派”推理小說的先河,他在硬漢派和犯罪小說史上的地位,相當于古典推理界的愛倫·坡加上柯南·道爾。他繼承了馬克·吐溫、梅爾維爾的書寫傳統(tǒng),擁有海明威般凌厲寫實的語言功力,擅長以跌宕起伏的節(jié)奏和簡潔明快的文筆準確描繪生活百態(tài),是第一個給硬漢小說注入文學素質和心理深度的文學大師。生活中的哈米特是一位激進的反法西斯分子,一九三四年完成小說《瘦子》之后便封筆投入左派運動。他于一九三七年加入美國共產黨,二戰(zhàn)時入伍,退伍后一直致力于政治活動,并兩次入獄。一九九九年,“美國文庫”出版了《哈米特集》,收錄了他的全部長篇小說,對達希爾·哈米特為美國文學所做出的貢獻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此外,在蘭登書屋的二十世紀百大英文小說名單中,《馬耳他之鷹》赫然在列,而在美國推理作家協(xié)會選出的史上最經典的一百部推理小說排行榜上,哈米特有四部作品入選,包括《馬耳他之鷹》、《瘦子》、《血腥收獲》、《玻璃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