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中國古代統(tǒng)治思想研究

中國古代統(tǒng)治思想研究

中國古代統(tǒng)治思想研究

定 價:¥57.00

作 者: 張分田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歷史 歷史研究 史學理論

ISBN: 9787010111780 出版時間: 2013-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9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古代統(tǒng)治思想研究》在政治思想通史研究以及帝王觀念研究、官僚意識研究、民本思想研究等專題研究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相關研究素材,進一步綜合思路,延展內(nèi)容,補充論證,提煉精要,圍繞若干重大思想現(xiàn)象,專題對“統(tǒng)治思想”本身作整體性研究和宏觀性評論。內(nèi)容涉及研究方法、歷史類型、演化過程、制度法則、政治關系、政治方略、價值體系、政治傳播、大眾心態(tài)、歷史價值及現(xiàn)代意義等。分析框架及對一些重大思想現(xiàn)象的見解有明顯的特異性和獨到性。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古代統(tǒng)治思想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研究對象與研究思路
第一節(jié) 深化中國古代統(tǒng)治思想研究的幾點思考
第二節(jié) 開展統(tǒng)治思想與民間社會意識互動研究
第三節(jié) 開展統(tǒng)治思想視野的中國傳統(tǒng)理想政治模式理論研究
第二章 統(tǒng)治思想演化過程中的若干問題
第一節(jié) 早期王制與“以民為本”思想的濫觴
第二節(jié) 先秦法家規(guī)范君權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jié) 秦朝統(tǒng)治思想中規(guī)范君權的思想因素
第四節(jié) 秦漢之際法、道、儒三種“無為’’的互動與共性
第五節(jié) 帝制的不斷完善與民本思想的廣泛傳播
第六節(jié) 中國古代統(tǒng)治思想哲學基礎的轉型
第三章 政治范疇與政治命題研究
第一節(jié) 政治范疇視角的“民”字核心詞義解讀
第二節(jié) 政治范疇視角的“君”字核心詞義解讀
第三節(jié) “立君為民”在民本思想體系中的理論地位
第四節(jié) “以民為本”在政治學說體系中的核心地位
第五節(jié) “民貴君輕”是中國古代的統(tǒng)治思想
第六節(jié) “天地之性人為貴”與王政
第七節(jié) 略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句讀之爭
第四章 政治思維方式與政治文化范式
第一節(jié) 陰陽哲理與儒家政治思想的命題組合結構
第二節(jié) 從命題組合看《孟子》政治思想的本質(zhì)屬性
第三節(jié) 帝王觀念的“尊君――罪君”政治文化范式
第五章 統(tǒng)治思想的傳播與影響
第一節(jié) 統(tǒng)治思想傳播的主要途徑
第二節(jié) 科舉考試制度與儒家經(jīng)典思想的大眾化
第三節(jié) 最高統(tǒng)治者的提倡與“民貴君輕”觀念的普及
第四節(jié) 儒家的經(jīng)典思想與帝制的根本法則
第六章 中國思想史研究存在重大事實的誤判
第一節(jié) 從一篇頗有見地的論文的事實依據(jù)談起
第二節(jié) 關于“民貴君輕”的事實判斷失誤
第三節(jié) 若干集體性、系列性的重大事實判斷失誤
第四節(jié) “研究對象界定有誤”是最嚴重的事實性誤判
第五節(jié) “民主預設”的介入與“學術失憶”的形成
第六節(jié) 中國思想史研究必須直面“理論缺位”的問題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