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第一節(jié) 論題的形成
第二節(jié)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第三節(jié) 研究現狀和文獻綜述
一、對農民權利的概括研究
二、對土地征收制度的研究
三、對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問題的研究
第四節(jié) 主要學術思想或核心觀點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學術思想或核心觀點
第五節(jié) 研究方法
一、歷史分析法
二、價值分析法
三、比較研究法
四、語義分析法
第一章 中國土地權利制度的歷史考察
第一節(jié) 中國古代土地權利制度
一、古代中國缺乏現代意義的土地所有權制度
二、政治權力主宰著土地私權利
第二節(jié)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農民土地權利制度變遷
一、土地改革時期農民的土地權利狀況
二、“合作化”與“人民公社”時期農民的土地權利狀況
三、家庭承包體制下農民的土地權利狀況
第二章 國家征收權與農民土地權利
第一節(jié) 農民土地權利的正當性基礎
一、“正當性”的概念解讀
二、私有財產權的正當性基礎
第二節(jié) 國家征收權及其正當性基礎
一、國家征收權
二、國家征收權的正當性基礎
三、國家征收權的異化
四、對國家征收權的限制
第三章 作為征收權行使目的的公共利益
第一節(jié) 公共利益的概念解讀
一、公共利益概念解析
二、公共利益的基本特征
三、利益沖突與公共利益優(yōu)位
第二節(jié) 公共利益優(yōu)位的限制
一、比例原則的限制
二、法律保留原則的限制
第三節(jié) 公共利益的界定標準
一、公共利益界定標準的各種學說
二、公共利益的界定標準應考慮的因素
三、公共利益的界定標準
第四章 價值轉換與制度重構
第一節(jié) 價值轉換
第二節(jié) 變革土地集體所有制
一、古代東西方村社中的土地集體所有制
二、我國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法律現狀
三、我國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事實現狀
四、對我國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基本判斷
五、我國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制度改革的諸項方案
六、我國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改革方向——多元化
第三節(jié) 征收目的的立法模式選擇
一、三種主要立法模式
二、我國概括式立法模式的弊端
三、我國的立法模式選擇
第四節(jié) 建立完善的征收程序制度
一、國外的常見程序
二、重構我國的征收程序制度
第五節(jié) 建立公正的征收補償制度
一、補償原則的確定
二、補償主體
三、補償范圍、標準和方式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和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