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員工不安全行為影響因素及其干預研究》分為七章。第一章闡述了研究的背景、意義,分析總結了國內外研究進展及存在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基于人因可靠性和人因工程理論,采用ANP方法,基于專家判斷對導致非意向性不安全行為的四個元素組的因素進行了分析,研究了導致非意向性不安全行為的主要因素;第三章在分析國內外研究文獻和訪談的基礎上,建立了員工不安全行為意向影響因子的假設,并根據相關假設擬定了調查問卷,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驗證性因子分析,確定了影響員工不安全行為意向的影響因子,建立了員工不安全行為意向影響因子模型;第四章采用了兩種差異較大的不安全行為測量方法,分析獲得的不安全行為數據與不安全行為意向間的關系,為探究不安全行為的個體、組織與環(huán)境因素提供研究基礎;第五章以不安全行為意向為中介變量,從個體變量特征、家庭環(huán)境、工作性質、自我效能、人格控制源等方面分析了對不安全行為意向和不安全行為的影響。同時分析年齡、婚姻狀況、飲酒吸煙狀況、經濟壓力、工作崗位等人口統計學變量對不安全行為意向和不安全行為的影響;第六章以不安全行為意向為中介變量,根據Lewin“場論”及其他相關理論,擬定影響員工不安全行為意向及不安全行為的組織和環(huán)境特征因子,從安全管理行為、風險源管理、違章懲罰、裝備、作業(yè)環(huán)境等方面分析了其對不安全行為意向及不安全行為的影響;第七章對不安全行為影響因素進行了綜合分析,提出了不安全行為管理與控制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