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昌萍博士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幸福思想及當代價值》的實踐價值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有助于建設和諧社會、美麗中國和幸福中國。幸福的本質要求是真、善、美。而該著作揭示并肯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本質上是一種幸福文化,這就為我們建設和諧社會、美麗中國和幸福中國找到了一種具有中國特色,并為中國民眾所喜聞樂見的行動指南和決策依據(jù)。從幸福理論來看,中國傳統(tǒng)文化提出和構想的小康社會、大同世界,正是真正的幸福社會、幸福世界。第二,有助于消除幸福悖論。所謂幸福悖論是指經濟增長而人們的幸福感卻沒有相應提高,甚至反而下降。它在近二三十年嚴重困擾著歐美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們;而在近些年也開始困擾我國的民眾。該著作所闡釋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幸福目的論”和以人為本的思想有助于經濟發(fā)展與幸福感提升相互協(xié)調,使經濟增長為幸福服務。第三,有助于造就和培養(yǎng)“幸福人”。在現(xiàn)代社會,人們拼命追求快樂、幸福,但結果卻離快樂、幸福越來越遠,成為陷于焦慮、痛苦泥潭中的不幸福的人。而該著作所探析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幸福之道和幸福之術,使人們得以快樂、幸福地工作、學習和生活,成為幸福之人??鬃拥膶W生顏回及孔子本人就是幸福人的典范,世稱“孔顏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