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是一部以宋朝末年的農民起義為創(chuàng)作主題的著名長篇小說,是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全書以梁山泊一百零八將上山起義為線索,敘寫了農民反封建斗爭發(fā)生、發(fā)展和失敗的全過程。全書始終以“忠”“義”二字貫穿。梁山一百零八將無論是以群體還是以個體,都為“忠義”二字做了很好的詮釋。在整體上,梁山義軍的武裝反抗,攻城掠地,被解釋為“忠”的表現(xiàn)——殺盡貪官污吏,報效國家朝廷。而梁山上不主張“忠”的人也有很多,像黑旋風李逵等。但這部分人卻將“義”字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端疂G傳》中一百零八位好漢,為兄弟、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都是“義”字當先。由此可見,“忠”“義”是《水滸傳》的道德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