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輕鋼建筑概念
1.1 工業(yè)建筑設計的歷史
1.2 場地
1.3 道路和通道
1.4 停車場
1.5 景觀
1.6 內部空間的劃分
1.7 建筑學通用規(guī)則
1.8 通用的建筑比例
1.9 附屬建筑物
1.10 墻和立面
1.11 窗
1.12 門
1. 13 顏色
1.14 照明
1.15 企業(yè)標志
1.16 接待處
第2章 預制輕鋼建筑常用術語
2.1 常用術語
2.2 常用術語的英文縮寫
第3章 設計指標
3.1 概述
3. 2 輕鋼建筑設計的常用規(guī)范與標準
3.3 設計荷載取值
3.4 結構變形控制
3.5 鋼結構計算軟件介紹
第4章 輕鋼建筑的常用結構形式
4.1 概述
4.2 單跨建筑
4. 3 多跨建筑
4.4 直立柱單跨建筑
4.5 毗屋
第5章 輕鋼建筑的其他結構形式
5.1 概述
5.2 單坡建筑系統(tǒng)
5. 3 多屋脊建筑系統(tǒng)
5. 4 鋼屋面建筑系統(tǒng)
5.5 輕鋼——混凝土組合屋面建筑系統(tǒng)
5.6 低層鋼結構建筑系統(tǒng)
第6章 次結構系統(tǒng)
6.1 概述
6.2 冷彎型鋼的截面特性
6.3 次結構節(jié)點詳圖
6.4 桁架檁條
第7章 附屬結構系統(tǒng)
7.1 概述
7.2 抗風拉條(支撐)
7. 3 山墻
7. 4 托梁
7.5 伸縮縫
7.6輕鋼與混凝土和磚墻的連接
第8章 單層彩鋼板
8.1 概述
8.2 彩色鋼板性能及技術指標
8. 3 常用彩色鋼板板型及性能
8.4 屋、墻面外層板構造節(jié)點
8.5 屋、墻面內襯板構造節(jié)點
第9章 彩鋼夾芯板
9.1 概述
9.2 現場復合的彩鋼夾芯板
9.3 工廠復合的彩鋼夾芯板
第10章 彩鋼板附件
10.1 概述
10. 2 圓弧形檐口
10. 3 收邊及泛水
10.4 天溝及落水管
10.5 帶溢流的外天溝和落水斗
10.6 虹吸排水系統(tǒng)
第11章 其他附屬結構系統(tǒng)
11.1 概述
11.2 屋面挑檐
11. 3 雨篷
11.4 女兒墻
11.5 內隔斷
11.6 吊車
11.7 屋面氣樓
第12章 樓層系統(tǒng)
12.1 概述
12.2 夾層
12. 3 空腹鋼桁架
12.4 屋面的平臺
12.5 檢修天橋和走道
12.6 樓梯
12.7 扶手
12.8 爬梯
12.9 鋼格柵
12.10 花紋鋼板
第13章 建筑附件
13.1 推拉門
13.2 卷簾門
13.3 提升門
13.4 門窗洞口
13.5 通風器
13.6 百葉窗
13.7 屋面開口底座
13.8 采光板
13.9 吊頂
第14章 保溫
14.1 概述
14.2 離心玻璃棉
14.3 保溫棉附件
第15章 各種配件
15.1 地腳錨栓
15. 2 扭剪型高強度螺栓
15. 3 六角頭高強度螺栓
15.4 圓柱頭焊釘
15.5 自攻釘
15.6 普通C級六角頭螺栓
15.7 抽芯拉鉚釘
15.8 泡沫堵頭
15.9 膠泥
15.10 硅膠
15.11 管道蓋片及防水涂料
第16章 特種結構
16.1 概述
16.2 停車棚
16.3 加油站
16.4 小跨度簡易房
16.5 散料倉
16.6 飛機庫
第17章 鋼結構表面處理
17.1 概述
17.2 防腐涂裝的要素
17.3 表面處理
17. 4 涂料的構成
第18章 鋼結構防火處理
18.1 概述
18.2 被動防火系統(tǒng)
18.3 消防固定滅火系統(tǒng)
18.4 防火探測及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
18.5 防火墻系統(tǒng)
第19章 鋼結構安裝
19.1 概述
19.2 工程開工前的準備
19.3 基礎、地腳螺栓的復核
19.4 材料清點、驗收、卸貨、堆放
19.5 主次鋼結構的安裝
19.6 圍護系統(tǒng)的安裝
19.7 收邊系統(tǒng)的安裝
19.8 最后檢查
19.9 安全管理要點
第20章 之型鋼(波紋腹板H型鋼)
20.1 概述
20.2 之型鋼的連接節(jié)點
20.3 之型鋼選型表
第21章 柔性屋面系統(tǒng)
21.1 概述
21.2 柔性屋面系統(tǒng)的構造
21. 3 柔性屋面系統(tǒng)壓型鋼板
21.4 柔性屋面材料介紹
21.5 柔性屋面保溫材料
21.6 柔性屋面的附件
第22章 FM認證及1EED認證
22.1 鋼結構工業(yè)建筑的FM認證
22.2 鋼結構工業(yè)建筑中的1EED認證
第23章 預制鋼結構建筑系統(tǒng)招標文件
23.1 投標邀請函
23.2 投標人須知
23. 3 投標要求
23. 4 投標標準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