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理論法學少年犯罪對策論

少年犯罪對策論

少年犯罪對策論

定 價:¥26.00

作 者: 宋遠升,陳思賢,王俊杰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法律 理論法學

ISBN: 9787511849281 出版時間: 2013-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6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少年犯罪一般是成年人犯罪的序曲,成年人犯罪往往是少年犯罪的延續(xù)。少年犯罪研究是整個犯罪學研究的核心部分。在犯罪學理論研究以及實踐應用中,少年犯罪研究的價值不可或缺。《少年犯罪對策論》通過對少年犯罪的基礎理論剖析;通過對不同國家少年犯罪對策模式的考察,從程序和實體的法律角度、社會學角度以及家庭教育等多維視角進行分析,從而探索少年犯罪的特殊秉性,為少年犯罪的預防與懲戒建言,為努力實現(xiàn)少年福祉而奠基。

作者簡介

  宋遠升,男,山東蒼山人:比利時根特大學法學碩士,華東政法大學法學碩士,復旦大學法學博士:現(xiàn)任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兼任復旦大學司法與訴訟制度研究中心研究員、《青少年犯罪問題》雜志社編輯部主任?曾在國內(nèi)各大期刊發(fā)表論文80余篇;出版?zhèn)€人專著8部:主要代表作有《刑事強制處分權的分配與制衡》(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法官論》(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等。陳思賢,男,1994年畢業(yè)于煙臺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2001年參加北京大學研究生班學習,獲民商法碩士學位?,F(xiàn)任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高級法官。曾獲“全市法院審判專業(yè)帶頭人”稱號和“全市法院優(yōu)秀人才”稱號。先后在省級以上刊物發(fā)表各類文章40)余篇,出版專著《擔保法通論》等。王俊杰,男,2002年7月在職于中央黨校學習,獲法學碩士學位。山東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F(xiàn)任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人民法院副院長、高級法官,出版專著有《法的正義價值理淪與民事再審程序構建》,在各類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20余篇,在《人民法院報》、《中國青年報》、《中國審判》、《民主與法制時報》、《檢察日報》、《山東審判》等報刊發(fā)表文章數(shù)十篇.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少年犯罪對策基礎理論
第一節(jié) 少年犯罪的基本定位
一、少年犯罪的含義
二、少年犯罪的特征
三、少年犯罪及少年犯罪人的分類
第二節(jié) 少年犯罪原因與規(guī)律
一、少年犯罪原因
二、少年犯罪規(guī)律
第三節(jié) 少年犯罪的預防性對策和制裁性對策
一、少年犯罪對策的理論前提
二、少年犯罪預防性對策
三、少年犯罪刑罰替代性對策
第二章 少年犯罪對策的模式比較
第一節(jié) 少年犯罪對策模式概述
一、少年犯罪對策模式的基本概念
二、少年犯罪對策模式的學說
第二節(jié) 以德國為代表的司法模式
一、德國少年犯罪的刑事責任
二、德國受理少年犯罪案件的司法機構
三、德國少年犯罪的訴訟程序
四、德國少年犯罪的刑罰與執(zhí)行
第三節(jié) 以美國為代表的社區(qū)矯正模式
一、美國少年犯罪社區(qū)矯正模式的歷史沿革
二、美國少年犯罪社區(qū)矯正的主要項目
三、美國社區(qū)矯正模式的配套支撐因素
第四節(jié) 少年犯罪對策的北歐福利模式
一、福利模式概述
二、北歐國家少年犯罪對策福利模式的具體構架
三、北歐少年犯罪對策福利模式之評析
第五節(jié) 日本的社會一司法模式
一、日本少年犯罪的立法體系
二、日本涉罪少年處分的司法程序
三、日本少年犯罪行刑的社會性
第三章 程序意義上的少年犯罪對策
第一節(jié) 刑事程序對未成年人的實質含義
一、程序處分未成年人犯罪的兩面性
二、兩種價值理念之下的糾結:我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適用程序的缺失
三、未成年犯罪程序的實質性保護
第二節(jié)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偵查分流機制
一、未成年人案件偵查分流機制的價值以及沖突
二、未成年人案件偵查分流機制的比較
三、未成年人案件偵查分流中國之定位和進路
第三節(jié) 少年犯罪案件暫緩起訴制度研究
一、從能動型司法到回應型司法:價值趨向的轉移
二、暫緩起訴制度的>中突及悖論
三、暫緩起訴制度的比較法視角
四、暫緩起訴制度的規(guī)范與重構
第四節(jié) 未成年人暫緩判決制度的多維分析
一、未成年人暫緩判決制度的刑罰價值基礎
二、暫緩判決的犯罪心理學意義上的分析
三、暫緩判決制度的域外考察
四、我國適用暫緩判決制度的法律建言
第五節(jié) 少年司法程序中品格證據(jù)適用的沖突與重構
一、品格證據(jù)適用中的>中突
二、少年司法程序作為品格證據(jù)試驗場
三、少年司法程序中適用品格證據(jù)的法官角色
四、以平衡原則為基準建構少年品格證據(jù)制度
第六節(jié) 涉罪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程序中的隱私權研究
一、刑事司法中涉罪未成年人隱私權保護的價值及其沖突
二、未成年人犯罪隱私權保護的比較考察
三、我國刑事司法中涉罪未成年人隱私權保護的法律建言
第七節(jié) 刑事訴訟修法增設未成年人特殊程序的考察
一、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立法面臨的糾結
二、原則和制度:少年司法的基石與框架
三、回歸立法:模式和方式的選擇
第四章 實體法意義上的少年犯罪對策
第一節(jié) 少年犯罪前科消滅制度的構建
一、前科及前科消滅的概念界定
二、少年犯罪前科消滅制度的理論基礎
三、前科消滅制度的比較法考察
四、我國少年犯罪前科消滅制度的構建
第二節(jié) 少年犯罪不適用累犯的制度重構與完善
一、未成年人是否構成累犯的爭鳴
二、未成年人犯罪不構成累犯制度的比較法考察及共通價值
三、我國《刑法修正案(八)》的進步與不足
第三節(jié) 少年犯罪緩刑制度的理論基礎以及制度建構
一、犯罪未成年人適用緩刑的理論基礎
二、未成年犯罪緩刑制度的比較法考察
三、我國未成年犯罪緩刑制度存在的問題及重構
第四節(jié) 未成年人假釋制度的理論解析及法律完善
一、假釋制度的本質
二、假釋與減刑的關系
三、比較法視野中的未成年人犯罪假釋制度
四、我國未成年人假釋制度存在的問題
五、關于未成年人假釋制度的建言
第五章 社會意義上的少年犯罪對策
第一節(jié) 少年社區(qū)矯正制度的多維向度、現(xiàn)實及其超越
一、社區(qū)及社區(qū)矯正的理論假定
二、作為理念型的社區(qū)矯正
三、比較法視野下的少年社區(qū)矯正
四、我國少年社區(qū)矯正制度的現(xiàn)狀與重構
第二節(jié) 犯罪新聞報道的雙向效果與少年犯罪
一、犯罪新聞報道的價值及誘發(fā)未成年人犯罪的副效果
二、犯罪新聞報道運行機制的域外考察
三、我國犯罪新聞報道的治理軌道
第六章 家庭視角的少年犯罪對策
第一節(jié) 家庭與未成年人犯罪相關因子研究
一、家庭關系變量與未成年人犯罪因果關系分析
二、家庭成員的行為變量與未成年人犯罪
三、家庭成員的結構變量與未成年人犯罪的關系
第二節(jié) 家庭層面上的未成年人犯罪對策
一、改善家庭關系,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二、改變教育方式,建構父母良好的行為導向模式
三、加強對單親家庭、再婚家庭的社會干預
主要參考文獻
一、著作類
二、期刊類
三、博士、碩士論文
后記(一)
后記(二)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