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夢龍編著的《東周列國志》是一部章回體的長篇歷史小說,是除《三國演義》以外流傳最廣、影響 較大的歷史演義類小說。關于它的成書年代和著作者,據史料記載,遠在元代的時候,就有一些關于“列 國”故事的平話本。到明嘉靖隆慶、時代,余劭魚編輯了平話《列國志》,以武王伐紂的故事開篇,分節(jié) 不分回.每節(jié)隨事立題。后來是明末馮夢龍(字猶尤,即墨憨氏)在此基礎上,加以改編,對余邵魚疏忽 或遺漏的地方,根據史書作了訂正,藝術上也有明顯的提高,改名為《新列國志》,共108回?,F在流傳 的《東周列國志》版本,則是清人(清乾隆年間)蔡元放(名界,號七都夢夫、野云主人)對《新列國志 》進行了一番修改,并加了序、讀法、詳細的評語和 簡要的注釋,改名而成。 《東周列國志》從西周末年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寫起,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統(tǒng)一六國止,包括春秋、戰(zhàn)國五百多年的歷史.內容相當豐富復雜。其中敘寫的事實,取材于《戰(zhàn)國策 》、《左傳》、《國語》、《史記》四部史書,基本人物、基本史實,只作了少量虛構,正如原書“序, ,中所說:“《東周列國》一書,稗官之近正者也?!彼鼘⒎稚⒌臍v史故事和人物傳記按照時間順序穿插 編排,成為一部完整的歷史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