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史略》為宋末元初曾先之所撰,采擷正史、《資治通鑒》等史書,是簡明地敘述中國歷史的初學者啟蒙書。至明代大為暢行,更東傳日本,并且在日本產生了長久的、特殊的影響。陳舜臣所著的《小說十八史略》,將從上古到宋滅亡之間的歷史小說化。盡管與曾先之的著作無直接關聯(lián),但是在將歷史用簡明通俗的方式介紹給大眾讀者這點上,則有異曲同工之妙。這部作品首先在周刊連載,1977年出書,全六卷的銷售量,在很短的時間內便超出一百萬冊。之后,又改版為十二卷,也一再再版,直到2006年還有新的版本出版,成為在日本長銷不衰的中國歷史作品。《陳舜臣十八史略:大風起兮》為《陳舜臣十八史略》系列的第二本,講述大漢王朝從漢高祖百戰(zhàn)創(chuàng)業(yè)到漢武帝黃金時代,之后國運日蹇,終至王莽篡漢;爾后劉秀剪滅群雄,建立東漢,在經歷了“明章之治”后,幼帝、外戚、宦官成為主角,歷史終于走到了合久必分的東漢末年。豪放大氣的英雄主義是《陳舜臣十八史略:大風起兮(西漢-東漢)》貫徹的主題。擇主而事的智者張良、喊出非戰(zhàn)之罪的霸王項羽,高唱大風起兮的劉邦,自詡將兵多多益善的韓信,“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霍去病,命途多舛的飛將軍李廣、死戰(zhàn)降敵家國難回的李陵、投筆從戎的班超……這些人物都在《陳舜臣十八史略:大風起兮(西漢-東漢)》中閃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