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馬/列/毛/鄧經(jīng)典理論馬克思的新哲學:原型與流變

馬克思的新哲學:原型與流變

馬克思的新哲學:原型與流變

定 價:¥88.00

作 者: 聶錦芳 編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馬克思主義學術(shù)文叢
標 簽: 馬克思哲學 哲學/宗教

ISBN: 9787516125212 出版時間: 2013-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62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馬克思的“新哲學”:原型與流變》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演變歷程的梳理,以及由此引發(fā)的一系列問題的分析。在《馬克思的“新哲學”:原型與流變》的視野內(nèi),“哲學形態(tài)”是就哲學家或哲學派別理論思維的特征、哲學理念形成、演變、表述和論證過程而言的。“熟知并非真知”。我們可以看到,言說了一個半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迄今為止并沒有獲得人們明確的認知,反而愈益陷入聚訟紛紜的境地,很多言說離開了經(jīng)典作家的原始文本及其思想演進。而就20世紀而言,很多人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了解,很大程度上脫離了其原生形態(tài),而更多地依賴于其后繼者在特定的現(xiàn)實境遇下的闡釋、發(fā)揮與重建。過去的歷史已是一種客觀存在,過分情緒化地指責或為其辯護,已經(jīng)沒有多大意義;但考慮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殊性質(zhì)及其在21世紀的命運,清理這段學術(shù)‘公案”和歷史“公案”對在當代新的境遇下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卻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前提性工作。《馬克思的“新哲學”:原型與流變》對馬克思所闡述的“新哲學”,以及其身后恩格斯、列寧、前蘇聯(lián)、西方馬克思主義和現(xiàn)當代西方哲學對這一哲學形態(tài)的理解、闡述和推進一一作出梳理,甄別出它們之間在哲學觀念、問題意識、體系內(nèi)容等方面的相似與差別,最后,分析了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建構(gòu)的狀況、阻障和可能的前景。

作者簡介

暫缺《馬克思的新哲學:原型與流變》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論 如何理解馬克思的哲學形態(tài)?
一 理解世界的“哲學方式”的超越
二 一種新的“世界觀”的闡釋
三 社會、歷史的全新把握
四 社會認識論和“歷史闡釋學”的探究
五 鮮明的“人學”歸旨與思想特征
上篇
第一章 馬克思“新哲學”的產(chǎn)生
一 時代變遷與現(xiàn)實境遇
二 黑格爾哲學及其解體
三 社會主義思想的嬗變
四 啟蒙教育與早期探索
五 思想的傳承、剝離與重構(gòu)
第二章 求解“社會之謎”和“歷史之謎”
一 自由、自我意識和理性


導論 如何理解馬克思的哲學形態(tài)?
一 理解世界的“哲學方式”的超越
二 一種新的“世界觀”的闡釋
三 社會、歷史的全新把握
四 社會認識論和“歷史闡釋學”的探究
五 鮮明的“人學”歸旨與思想特征
上篇
第一章 馬克思“新哲學”的產(chǎn)生
一 時代變遷與現(xiàn)實境遇
二 黑格爾哲學及其解體
三 社會主義思想的嬗變
四 啟蒙教育與早期探索
五 思想的傳承、剝離與重構(gòu)
第二章 求解“社會之謎”和“歷史之謎”
一 自由、自我意識和理性
二 哲學關(guān)注現(xiàn)實的方式
三 國家與市民社會
四 政治解放與人的解放
五 勞動異化及其揚棄之徑
六 唯物史觀的建構(gòu)
第三章 資本邏輯的批判
一 政治經(jīng)濟學“轉(zhuǎn)向”的哲學意蘊
二 資本的邏輯和把握現(xiàn)代社會的方式
三 資本邏輯支配下的基本經(jīng)濟范疇
四 資本的邏輯和財富的雙重含義
五 資本的萌芽、擴張與最終命運
第四章 世界史觀與社會形態(tài)的演進
一 “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zhuǎn)變”
二 社會形態(tài)演變的一般規(guī)律
三 社會有機體的層次結(jié)構(gòu)
四 東方和古代社會發(fā)展道路的思考
五 “唯物史觀”的科學界域
下 篇
第五章 “第二小提琴手”的理解和闡釋
一 恩格斯參與了馬克思思想的創(chuàng)造
二 世界模式論:自然一社會
三 人類起源論:家庭、所有制和國家
四 辯證法“本質(zhì)論”、“規(guī)律論”
五 重新審視“馬克思一恩格斯思想關(guān)系”
第六章 “列寧構(gòu)想”
一 “從物質(zhì)到感覺和思想”
二 辯證法的要素、原則與體系
三 政黨、國家與革命
第七章 俄一蘇模式
一 前蘇聯(lián)馬克思主義研究者的兩種類型
二 普列漢諾夫的闡釋
三 德波林首次提出的“提綱”
四 布哈林對歷史唯物主義體系的建構(gòu)
五 阿多拉茨基:文獻專家的理解
六 米丁所完成的體系化工作
七 四十余年的理論論爭及其后果
八 《聯(lián)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四章二節(jié)
九 20世紀60年代后蘇聯(lián)學者的反思
第八章 當“革命機遇”喪失的時候
一 物化、階級與意識革命
二 理論與實踐關(guān)系再反思
三 實踐哲學的基本意旨與構(gòu)想
四 批判理論與否定辯證法
第九章 另類視角——現(xiàn)當代西方哲學視野中的馬克思哲學
一 黑格爾主義者
二 “歷史主義貧困論”
三 “人學空場論”
四 現(xiàn)代系統(tǒng)論
五 馬克思的“幽靈”
第十章 再生形態(tài)——當代中國境域中的馬克思哲學
一 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的當代境域
二 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新景觀
三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新探索
四 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比較視野
五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面向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書名、刊名索引
主題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