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建筑科學建筑施工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系統(tǒng)(第二版)

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系統(tǒng)(第二版)

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系統(tǒng)(第二版)

定 價:¥65.00

作 者: 劉曉會 等著
出版社: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建筑 建筑科學 建筑設備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2152056 出版時間: 2013-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16開 頁數: 316 字數:  

內容簡介

  《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系統(tǒng)(第2版)》在編排上也與原來有很大的不同:前兩章是介紹THlC的概念,接下來的三章分別介紹系統(tǒng)構成的三部分主要部件:顯熱末端、新風處理機、高溫冷機。然后再轉到工程系統(tǒng):第6章介紹設計方法、第7章是運行調節(jié)方式、第8章是一些典型工程案例。通過這樣的編排,希望充分反映在THIC方面的發(fā)展和認識,同時也盡可能通過清晰的體系結構便于讀者查找、使用。

作者簡介

暫缺《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系統(tǒng)(第二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目前空調系統(tǒng)形式及特點
1.1 室內環(huán)境控制系統(tǒng)的任務
1.2 目前的處理方法
1.2.1 現有空調系統(tǒng)分類
1.2.2 現有空調系統(tǒng)典型空氣處理過程
1.3 現有處理方法存在的問題
1.3.1 熱濕統(tǒng)一處理的損失
1.3.2 冷熱抵消及除濕加濕抵消造成的損失
1.3.3 難以適應熱濕比的變化
1.3.4 室內末端裝置
1.3.5 輸送能耗
1.3.6 對室內空氣品質的影響
1.4 對新的空調方式的要求
第2章 室內環(huán)境的控制策略
2.1 建筑排熱排濕與空氣品質的需求
2.1.1 室內余熱來源及特點
2.1.2 室內余濕來源及特點
2.1.3 C02排除及室內空氣品質需求
2.2 理想排熱排濕過程分析
2.2.1 理想排熱過程分析
2.2.2 理想排濕過程分析
2.2.3 系統(tǒng)整體的排熱排濕理想效率
2.3 實際排熱排濕過程分析
2.3.1 從理想排熱排濕過程到實際處理過程的分析
2.3.2 實際處理過程各環(huán)節(jié)溫度水平
2.3.3 實際建筑熱濕負荷比例
2.4 溫濕度獨立控制的核心思想及基本形式
2.4.1 溫濕度獨立控制的基本理念與組成形式
2.4.2 新風全年運行參數需求
2.4.3 我國各地區(qū)室外氣候條件
2.5 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系統(tǒng)需求的裝置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2.5.1 余熱消除末端裝置
2.5.2 送風末端裝置
2.5.3 高溫冷源
2.5.4 新風處理設備
2.6 溫濕度獨立控制的研究綜述及可能形式
2.6.1 關于溫濕度獨立控制的研究綜述
2.6.2 溫濕度獨立控制的可能形式
第3章 室內顯熱末端裝置
3.1 輻射板
3.1.1 輻射末端換熱特點
3.1.2 輻射末端換熱重要參數
3.1.3 不同類型輻射板自身性能
3.1.4 關于輻射板表面溫度不均勻性的討論
3.1.5 關于輻射板自適應性的討論
3.1.6 對室內熱舒適的影響
3.2 干式風機盤管
3.2.1 與傳統(tǒng)濕工況風機盤管的差異
3.2.2 沿用濕工況風機盤管結構形式的干式風機盤管
3.2.3 新結構形式的干式風機盤管
第4章 新風處理方式
4.1 新風處理基本裝置
4.1.1 我國不同氣候區(qū)域對新風處理裝置的需求
4.1.2 熱回收裝置
4.1.3 除濕裝置
4.1.4 加濕裝置
4.2 Ⅰ區(qū)的新風處理(西北干燥地區(qū))
4.2.1 夏季蒸發(fā)冷卻方式處理新風
4.2.2 冬季對新風的加濕處理
4.3 Ⅱ區(qū)的新風處理(潮濕地區(qū)――秦嶺淮河一線以南)
4.3.1 冷凝除濕新風處理方式
4.3.2 溶液除濕新風處理方式
4.3.3 固體除濕新風處理方式
4.4 Ⅲ區(qū)的新風處理(潮濕地區(qū)――秦嶺淮河一線以北)
第5章 高溫冷源
5.1 土壤源換熱器
5.1.1 工作原理
5.1.2 換熱過程分析
5.2 蒸發(fā)冷卻方式制備冷水
5.2.1 蒸發(fā)冷卻制取冷水的基本形式
5.2.2 蒸發(fā)冷卻冷水機組性能分析
5.3 人工冷源
5.3.1 高溫制冷機組的主要特點
5.3.2 高溫冷水機組開發(fā)案例
5.3.3 高溫多聯(lián)式空調機組開發(fā)案例
第6章 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系統(tǒng)負荷計算與方案設計
6.1 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系統(tǒng)方案設計
6.1.1 方案設計總述
6.1.2 方案舉例
6.2 溫濕度獨立控制系統(tǒng)負荷計算
6.2.1 室內負荷分析
6.2.2 室內顯熱負荷的分攤
6.2.3 主要設備承擔負荷情況
6.2.4 與常規(guī)系統(tǒng)效率比較
6.3 高溫冷源供回水參數的選取
6.3.1 目前高溫冷水供回水參數情況
6.3.2 高溫供冷情況下的核心問題
6.3.3 冷水輸配系統(tǒng)運行參數探討
6.4 輻射末端的設計應用
6.4.1 供冷量/供熱量的計算方法
6.4.2 輻射板夏季換熱性能
6.4.3 輻射板冬季換熱性能
6.4.4 應用輻射板需要注意的問題
6.5 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6.5.1 建筑滲透風量的影響
6.5.2 部分負荷下的設備運行性能
6.5.3 回收的排風量不足對帶有熱回收裝置的系統(tǒng)性能影響
6.5.4 應用雙冷源系統(tǒng)需要注意的問題
6.5.5 應用余熱驅動的溶液除濕新風系統(tǒng)需要注意的問題一
第7章 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系統(tǒng)全年運行方案與控制調節(jié)
7.1 全年采暖空調系統(tǒng)方案
7.1.1 我國典型氣候區(qū)域采暖空調需求
7.1.2 我國典型氣候區(qū)域采暖空調系統(tǒng)方案
7.2 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系統(tǒng)運行調節(jié)策略
7.2.1 系統(tǒng)整體運行策略
7.2.2 新風送風調節(jié)策略
7.2.3 顯熱末端調節(jié)策略
7.2.4 防結露措施與調節(jié)
第8章 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系統(tǒng)應用案例
8.1 潮濕地區(qū)應用案例I:深圳某辦公樓
8.1.1 建筑與空調系統(tǒng)概況
8.1.2 空調性能測試
8.1.3 空調系統(tǒng)的能耗分析
8.1.4 空調系統(tǒng)進一步提高性能的途徑
8.1.5 小結
8.2 潮濕地區(qū)應用案例Ⅱ:北京某辦公樓
8.2.1 空調系統(tǒng)形式及負荷結果
8.2.2 空調系統(tǒng)方案設計
8.2.3 空調系統(tǒng)運行調節(jié)
8.2.4 空調系統(tǒng)性能測試
8.2.5 小結
8.3 干燥地區(qū)應用案例:烏魯木齊某醫(yī)院
8.3.1 建筑與空調系統(tǒng)概況
8.3.2 空調系統(tǒng)運行性能
8.3.3 空調系統(tǒng)能耗分析
8.4 高大空間應用案例
8.4.1 泰國某機場應用案例
8.4.2 西安某機場應用案例
8.4.3 深圳某辦公建筑前庭應用案例
8.5 工業(yè)建筑應用案例
8.5.1 建筑與原有空調系統(tǒng)概況
8.5.2 改造后的空調系統(tǒng)方案
8.5.3 改造后空調系統(tǒng)測試結果
附錄A 濕負荷計算
A.1 人體散濕量
A.2 敞開水表面散濕量
A.3 植物蒸發(fā)散發(fā)的水分
A.4 從圍護結構滲入的水分
附錄B 全球氣候分析
B.1 世界各國夏季室外含濕量水平
B.2 不同國家冷水機組出水溫度標準
附錄C 不同建筑模型及參數設置
C.1 不同類型建筑模型及參數設置
C.2 負荷計算結果分析――逐時負荷特性
C.3 溫濕度獨立控制系統(tǒng)承擔負荷分析
附錄D 室外設計氣象參數討論
D.1 我國室外氣象參數分析
D.2 各地室外氣象參數統(tǒng)計
附錄E 輻射地板熱阻簡化計算方法
E.1 輻射板供冷量計算
E.2 輻射板表面溫度分布
附錄F 不同除濕處理方式的比較
F.1 常用液體吸濕劑的性質
F.2 常用固體吸濕劑的性質
F.3 冷凝除濕方式與采用吸濕材料除濕方式的比較
F.4 不同溶液除濕流程的比較
F.5 溶液除濕方式與固體除濕方式的對比
附錄G 網友問題回復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