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積陳重,日本近代法律的主要奠基人,明治時期的著名法學家、政治家。先后就讀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德國柏林洪堡大學。1881年學成回國,入東京大學法學部擔任講師,并在日本歷史上第一次開設了“法理學”課程。次年2月,升任教授兼法學部長。1890年入選日本貴族院議員,1915年被授予男爵稱號,1917年擔任日本學術界最高地位的學士院院長一職,1925年出任樞密院議長。一生著作甚豐,主要代表作有:《法律進化論》、《復仇與法律》、《法典論》、《隱居論》、《法窗夜話》、《五人組制度論》、《實名敬避俗研究》、《祖先崇拜與日本法》(英文)等。 曾玉婷,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日語系教師,大連外國語學院日本語言文學學士,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語言文學碩士,日本語能力考試一級、日語專業(yè)八級、上海市日語高級口譯資格證書,主要研究興趣為中日傳統(tǒng)文化比較研究、語法學。 魏磊杰,法學博士,廈門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西南政法大學俄羅斯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民商法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主要研究興趣為轉型時期的司法與社會、比較法律文化。在各類法學刊物上發(fā)表論/譯文約計25篇,譯有《新的歐洲法律文化》(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年)、《轉型時期的法律變革與法律文化:后蘇聯(lián)國家法律移植的審視》(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比較法的認識論與方法論》(法律出版社,2012年)、《俄羅斯聯(lián)邦民法典的過去、現(xiàn)在及其未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