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篇
吃
喝
穿
坐、行
游玩
唱歌、彈琴
音樂及音樂鑒賞
詩歌及詩歌鑒賞
駕車、射箭
罵人
打人
開玩笑
人分三、六、九等
古代意義上的小人(一)
觀過知人
親親相隱
古代意義上的小人(二)
現(xiàn)代意義上的小人
少賤多能
智商分四等
學而知之
君子謀道
孔子的老師
為師之道
見賢思齊
古人的稱謂
孔門十哲
“回”死子慟
死生有命
有教無類
對待鬼神的態(tài)度
人之所欲
君子之向往
高山仰止
聰明子貢
絕頂顏回
大氣冉求
十條干肉
最好的學生
孝道
慎終追遠
汶上閔子騫
詞達不巧言
視其所以
慎言
三省吾身
性相近、習相遠
與人相處
危行言遜
君子相交
利口覆邦
一言興邦
中級篇
周禮
制度、文獻的損益
孔子的父親
孔子的先祖
禮及其作用
孔子走路的“風姿”
送行和出使
文質彬彬
子貢維護孔子
在朝廷上
在鄉(xiāng)里間
穿正裝、便裝
對上級的態(tài)度
吃飯、睡覺、駕行
禮,寧儉毋奢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底是什么意思?
善人為邦,禮讓為國
君臣之道
是可忍,孰不可忍
節(jié)用愛人
“春秋”五霸
仁者管仲
蓋棺有道
何以為文
惠人子產
君子蘧伯玉
愚者寧武子
直道人生
弟子冉雍
衛(wèi)靈公手下的人才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齊景公不用孔子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為政、盼政
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孔子的氣話
應對壞領導
小不忍亂大謀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壞人總想舉好人作旗幟
孔子做了司法部長
何為“異端”?
政者,正也
政者,無倦
“惠而不費”的本意
天下無訟
見義不為,無勇也
仁者不憂
殺身成仁
君子不器
有勇無義,亂
既往不咎
周游列國
先富后教
知我者天
患不知人
子知天命
子見南子
克己復禮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
賢賢易色
“坐懷不亂”柳下惠
臧文仲和臧武仲
君子溫、良、恭、儉、讓
何為則民服
孔子厭戰(zhàn)
求仁得仁
恕
伯夷、叔齊
名不正則言不順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弟子斐然成章
無求備于人
行不由徑
欲速則不達
有恒者
博學篤志,切問近思
過猶不及
中庸之道
古之狂
弟子的政治才能
不患貧而患不均
萬師之表
侍君之道
后生可畏
“先進”的本意
入門、升堂、入室
隱者(一)
天下“木鐸”
隱者(二)
修己以安百姓
圣人堯、舜、禹、周文武王
《論語》治天下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知其不可而為
士不懷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士的標準
忠信
大信
民之于仁,甚于水火
君子有惡
“以直報怨”的深邃內涵
無欲則剛
“聞人”與“達人”的真實含義
任重而道遠
仁者安仁
晚年時光
中國的數(shù)千年文化,賴孔子而傳
孔子的理想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最后時光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附錄一
附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