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銘,馬連良先生嫡傳女弟子李玉書的入室弟子,天津“溫玉銘國劇社”社長,其簡歷被錄入《天津當代京劇名票藝術評傳》。自幼酷愛京劇藝術,曾參加過半科班性質的天津市河東區(qū)少年兒童京劇團,工習老生,打下了堅實的表演基礎。一九八四年拜師后,潛心學研馬派藝術,先后得到過張榮善、遲金聲等馬派名家的指導。近年來,認真整理馬派藝術資料,著有《借鑒馬連良先生的藝術觀,為弘揚京劇藝術而努力》、《馬派聲腔藝術淺談》等文章,并堅持在中國京劇網絡課堂E向馬派藝術愛好者講授馬派聲腔藝術,藉以發(fā)揚和繼承馬派藝術。曾獲一九九九年天津金秋票友大賽金獎,“溫玉銘國劇社”亦曾獲二〇一〇年天津市十佳票房。呼少起,自幼酷愛京劇,尤對京劇樂隊伴奏興趣濃厚。曾向趙富友、徑北明等老師學習京胡演奏。后結識天津京劇名家陳寶昌、叢鴻魁、穆明德等先生,在諸多老師的指導下,打下了堅實的京胡演奏基礎。后拜王(少卿)派琴師、天津京劇團的杜中先生為師,成為王門再傳弟子。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曾參加過專業(yè)劇團演出數年,為京劇名家張君秋、王則昭、康萬生、孟廣祿等操琴。受前輩先生影響,對京劇音樂理論頗有興趣,業(yè)余時間記錄整理了大量京劇唱腔及音樂曲譜,包括馬(連良)、梅(蘭芳)、楊(寶森)、張(君秋)等京劇流派唱腔,從中亦頗受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