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文學作品集中國文學作品集孫犁文集(補訂版)

孫犁文集(補訂版)

孫犁文集(補訂版)

定 價:¥880.00

作 者: 孫犁
出版社: 百花文藝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文集 文學

ISBN: 9787530662694 出版時間: 2013-04-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880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孫犁文集》(補訂版)囊括了作者一生在小說、散文、詩歌、戲曲、文藝理論、雜著等方面的全部創(chuàng)作精華。內(nèi)容增收了《曲終集》和當年未能收入文集的舊著,并將近年搜集到的百余封書信收入其中,共計九卷十冊。第一卷短篇小說,第二卷中篇小說,第三卷長篇小說,第四卷散文,第五卷詩歌,第六卷戲曲,第七卷文藝理論,第八卷雜著,第九卷書信;編目上打通前版兩編,統(tǒng)一按類分卷,以卷編年。每篇文章的排列,以作者在文尾所署時間或發(fā)表先后為序,時間不明者,則推定大體的寫作時期,酌為編入?!秾O犁文集》(補訂版)無論是在體例編排方式上,還是在內(nèi)容修訂上,均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可謂孫犁作品的最權(quán)威集大成,不僅如此,版權(quán)頁上還加蓋了孫犁生前最珍愛的印鑒,使得此一版本頗具史料和收藏價值,完全區(qū)別于其他版本。

作者簡介

  孫犁(1913年4月6日~2002年7月11日),中國文學荷花淀派創(chuàng)始人,到今年5月8號誕辰100周年,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作家,短篇小說大師,被譽為“白洋淀派”創(chuàng)始人。原名孫樹勛。河北省安平縣人。12歲在安平縣城上小學時,開始接觸五四新文學。魯迅和文學研究會對他有很大影響。他一直相信藝術(shù)為人生的主張。孫犁14歲考入保定育德中學。學習期間,開始閱讀社會科學、文藝理論著作和一些蘇聯(lián)文學作品,擴大了他的視野,并為后來的創(chuàng)作和評論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他一直相信藝術(shù)為人生的主張。高中畢業(yè)后無力升學,流浪北平,在圖書館讀書或在大學旁聽,曾用筆名“蕓夫”在《大公報》上發(fā)表文章。還先后在市政機關(guān)和小學當過職員。

圖書目錄


孫犁文集(補訂版)1 小說 第一卷  短篇小說 孝嗎?/ 3
棄兒/ 5 一天的工作/ 8
邢蘭/ 14
戰(zhàn)士/ 20
蘆葦/ 23
女人們(三篇)/ 25
懶馬的故事/ 34
走出以后/ 36
琴和簫/ 44
丈夫/ 52
老胡的事/ 59
黃敏兒/ 66
第一個洞/ 72
山里的春天/ 77
殺樓/ 82
荷花淀/ 91
——白洋淀紀事之一
村落戰(zhàn)/ 99
麥收/ 106
蘆花蕩/ 114
——白洋淀紀事之二
碑/ 121
鐘/ 130
“藏”/ 150
囑咐/ 164
新安游記/ 174
紀念/ 178
光榮/ 189
種谷的人/ 206
澆園/ 214
蒿兒梁/ 220
采蒲臺/ 231
石猴兒/ 241
——平分雜記
吳召兒/ 246
山地回憶/ 256
秋千/ 264
小勝兒/ 272
正月/ 282
看護/ 291
——在天津中西女中講的少年革命故事
女保管/ 299
——平分雜記
婚姻/ 306 雞缸/ 314
女相士/ 317
高蹺能手/ 322
言戒/ 326
三馬/ 330
亡人逸事/ 334
幻覺/ 339
地震/ 345
還鄉(xiāng)/ 350
小混兒/ 357
修房/ 361
玉華嬸/ 366
葛覃/ 369
春天的風/ 375
一九七六年/ 380
小D/ 384
王婉/ 388
魚葦之事/ 392
一個朋友/ 395
楊墨/ 399
楊墨續(xù)篇/ 403
馮前/ 406
無花果/ 410
頤和園/ 414
宴會/ 418
蠶桑之事/ 422
小同窗/ 425
羅漢松/ 429
續(xù)弦/ 433
石榴/ 436
我留下了聲音/ 440
心臟病/ 444
故園的消失/ 448
憶梅讀《易》/ 451
無題/ 455 第二卷  中篇小說 村歌/ 459
上篇  互助組/ 461
下篇  復查以后/ 492
鐵木前傳/ 525 孫犁文集(補訂版)2 小說 第三卷  長篇小說 風云初記 孫犁文集(補訂版)3 散文 第四卷  散文 北平的地臺戲/ 3
識字班/ 6
冬天,戰(zhàn)斗的外圍/ 12
——這是我們報告于世界的……
投宿/ 19
王福綠/ 21
——人物速記
她從天津來/ 24
游擊區(qū)生活一星期/ 27
平原景色/ 27
抗日村長/ 30
洞/ 32
村外/ 34
守翻口/ 35
人民的生活情緒/ 38
回來的路上/ 41
白洋淀邊一次小斗爭/ 44
三烈士事略并后記/ 48
塔記/ 51
——蠡縣抗戰(zhàn)烈士塔碑記
紀念黨的生日/ 55
王鳳崗坑殺抗屬/ 57
相片/ 59
天燈/ 61 張秋閣/ 63
張金花紡織組/ 67
曹蜜田和李素忍/ 69
“帥府”巡禮/ 72
小陳村訪劉法文/ 75
漁民的生活/ 77
織席記/ 79
采蒲臺的葦/ 82
安新看賣席記/ 84
一別十年同口鎮(zhèn)/ 88
訪問抗屬/ 91
光復唐官屯之戰(zhàn)/ 94
隨感/ 97
王香菊/ 100
香菊的母親/ 103
訴苦翻心/ 107 新生的天津/ 112
人民的狂歡/ 114
學習/ 116
節(jié)約/ 118
小劉莊/ 120
團結(jié)/ 122
宿舍/ 124
掛甲寺渡口/ 126
慰問/ 128
保育/ 130
廠景/ 132
保衛(wèi)/ 134
站在祖國的光榮崗位上/ 136
——向天津抗美援朝志愿醫(yī)療隊致敬 巴庫/ 138
幼稚園/ 141
斯大林格勒/ 145
莫斯科/ 148
列寧格勒/ 154
格魯吉亞/ 159 楊國元/ 164
訪舊/ 169
婚俗/ 173
家庭/ 177
齊滿花/ 181
婦女的路/ 185
劉桂蘭/ 188
青春的熱力/ 191
一天日記/ 194
津沽路上有感/ 198
積肥和擇菜/ 203 黃鸝/ 206
——病期瑣事
石子/ 210
——病期瑣事
某村舊事/ 214
烈士陵園/ 220
保定舊事/ 224
在阜平/ 231
——《白洋淀紀事》重印散記
服裝的故事/ 236
童年漫憶/ 240
聽說書/ 240
第一個借給我《紅樓夢》的人/ 242
裝書小記/ 246
——關(guān)于《子夜》的回憶
平原的覺醒/ 250
文字生涯/ 255
吃粥有感/ 261
刪去的文字/ 264
書的夢/ 269
畫的夢/ 275
戲的夢/ 279
鄉(xiāng)里舊聞/ 288
度春荒/ 288
村長/ 290
鳳池叔/ 292
干巴/ 294
木匠的女兒/ 296
老刁/ 300
菜虎/ 302
光棍/ 305
外祖母家/ 308
瞎周/ 309
楞起叔/ 312
根雨叔/ 314
吊掛及其他/ 316
疤增叔/ 319
秋喜叔/ 321
大嘴哥/ 323
大根/ 325
刁叔/ 328
老煥叔/ 330
同口舊事/ 334
——《琴和簫》代序
“古城會”/ 343
第一次當記者/ 347
新年雜憶/ 352
新年懸舊照/ 355
報紙的故事/ 357
母親的記憶/ 361
青春余夢/ 363
蕓齋夢余/ 366
火爐/ 370
牲口的故事/ 372
住房的故事/ 375
貓鼠的故事/ 378
夜晚的故事/ 381
一九五六年的旅行/ 385
吃飯的故事/ 391
包袱皮兒/ 394
書信/ 396
戲的續(xù)夢/ 400
昆蟲的故事/ 404
移家天津/ 406
父親的記憶/ 409
唐官屯/ 412
病期經(jīng)歷/ 415
鞋的故事/ 429
鋼筆的故事/ 433
老屋/ 436
小販/ 438
晚秋植物記/ 441
老家/ 445
木棍兒/ 447
告別/ 450
——新年試筆
雞叫/ 455
黃葉/ 458
菜花/ 461
轉(zhuǎn)移/ 464
吃菜根/ 467
拉洋片/ 469
看電視/ 471
記春節(jié)/ 474
新居瑣記/ 476
樓居隨筆/ 482
覓哲生/ 487
朋友的彩筆/ 489
老同學/ 492
暑期雜記/ 495
殘瓷人/ 501
新春懷舊(兩則)/ 503
庸廬閑話/ 508
我的綠色書/ 515
秋涼偶記(三則)/ 517 回憶沙可夫同志/ 522
清明隨筆/ 528
——憶邵子南同志
遠的懷念/ 534
伙伴的回憶/ 538
憶侯金鏡/ 538
憶郭小川/ 541
回憶何其芳同志/ 545
悼畫家馬達/ 549
談趙樹理/ 555
夜思/ 561
悼念李季同志/ 566
大星隕落/ 571
——悼念茅盾同志
悼念田間/ 574
關(guān)于丁玲/ 577
悼曾秀蒼/ 581
悼曼晴/ 583
記鄒明/ 586
悼萬國儒/ 594
記老邵/ 597
記陳肇/ 603
悼康濯/ 606
寄光耀/ 609
記秀容/ 612     孫犁文集(補訂版)4 詩歌 戲曲 第五卷  詩歌 冀中抗戰(zhàn)學院校歌/ 3 我決定了/ 4
兒童團長/ 7
梨花灣的故事/ 15
白洋淀之曲/ 27
春耕曲/ 44
大小麥粒/ 48
山海關(guān)紅綾歌/ 58
小站國旗歌/ 66
寄抗日時期一戰(zhàn)友/ 73
海鷗/ 75
燕雀篇/ 79
猴戲/ 83
——童年紀事
蝗蟲篇/ 90
——童年紀事
吊彭加木/ 96
柳絮篇/ 101
一朵小花/ 107
窗口/ 110
印象/ 118
靈魂的拯救/ 123
希望/ 130
——七十自壽
眼睛/ 135
老樹/ 137
作家之死/ 140
童年/ 143
海邊/ 147
天使/ 151 訪陳喬/ 155
題陳毅同志詩冊/ 156
題照/ 157
??x/ 159
無題/ 161
甲蟲/ 162
第六卷  戲曲 頓足(獨幕?。? 167
比武從軍(梆子戲或二簧)/ 171
蓮花淀/ 189 “七七”畫十景/ 207
民兵參戰(zhàn)平漢線/ 211
翻身十二唱并后記/ 224 孫犁文集(補訂版)5 文藝理論 第七卷  文藝理論(一) 論通訊員及通訊寫作諸問題/ 3
前記/ 5
第一章  什么叫通訊/ 7
一  通訊在現(xiàn)代為什么特別活躍呢?/ 7
二  通訊的不同形式/ 10
三  通訊與簡明新聞/ 16
第二章  一個優(yōu)秀通訊員是怎樣修養(yǎng)的/ 22
一  政治的修養(yǎng)/ 22
二  行動的修養(yǎng)/ 25
三  文藝的修養(yǎng)/ 28
第三章  怎樣寫通訊/ 34
一  主題?題材問題/ 34
二  戰(zhàn)斗時代通訊寫作的幾個特點/ 35
三  訪問記?印象記?特寫/ 43
四  標題?分段?布局/ 47
第四章  怎樣采訪/ 52
一  材料問題/ 52
二  方式問題/ 53
三  關(guān)于訪問/ 56
四  地方采訪/ 59
五  隨軍采訪/ 61
六  關(guān)于保守秘密/ 62
后記/ 65
校讀后記/ 68
一本小書的發(fā)現(xiàn)/ 70 文藝學習/ 73
——給《冀中一日》的作者們
新版題記/ 75
前記/ 78
第一章  緒言/ 82
第二章  描寫/ 97
一  形象/ 97
二  基本練習/ 100
三  人物(一)/ 104
四  人物(二)/ 107
五  心理/ 112
六  自然/ 115
第三章  語言/ 121
一  文學的語言/ 121
二  好的語言和壞的語言/ 124
三  好語言的例子和壞語言的例子/ 127
四  口語和文學的語言/ 133
五  克服我們這些弱點/ 135
六  洗練口語,參考成語/ 138
七  語言的鍛煉就是思想的鍛煉/ 143
第四章  概括和組織/ 146
一  一篇紀事,一篇小故事/ 146
二  兩篇寫親身經(jīng)歷的文章的比較/ 155
三  用活的人和活的故事表達思想/ 165
四  準備創(chuàng)造“典型”的能力/ 169
五  結(jié)構(gòu)(一)/ 174
六  結(jié)構(gòu)(二)/ 177
第五章  主題和題材/ 181
一  分不開的兩回事/ 181
二  現(xiàn)實和我們的主題/ 186
三  時代、社會、人/ 188
四  新現(xiàn)實/ 192
五  生活的多樣性和生活的本質(zhì)/ 198
第六章  進修/ 204
一  觀察和記錄/ 204
二  愛好書籍/ 209
油印本后記/ 215
校正后記/ 217 民族革命戰(zhàn)爭與戲劇/ 221
現(xiàn)實主義文學論/ 233
戰(zhàn)斗文藝的形式論/ 246
寫作問題手記/ 257
關(guān)于墻頭小說/ 260
談兒童文藝的創(chuàng)作/ 262
一九四○年邊區(qū)文藝活動瑣記/ 264
接受遺產(chǎn)問題(提要)/ 267
連隊通訊寫作課本/ 271
談詩的語言/ 291
報告文學的感情和意志/ 293
觀察和思維/ 307
——摘自《從王雋聞的長篇〈平原上〉
      引起的二三問題》
新人物?感情?氣氛/ 309
加強文藝的武裝力量/ 313
詩言志/ 315
戰(zhàn)爭和田園/ 317
朗誦/ 319
關(guān)于“冀中一日”寫作運動/ 321
怎樣體驗生活?/ 325
和下鄉(xiāng)同志們的通信/ 339
談談寫作問題/ 345
寫作指南/ 348
看過《王秀鸞》/ 356
說書/ 362
介紹《時事傳》/ 371
介紹《夫妻識字》/ 374
介紹《衛(wèi)生組長》/ 375
談工廠文藝/ 376
怎樣認識生活/ 379
怎樣閱讀小說/ 384
新文學和新中國婦女/ 388
怎樣認識解放區(qū)文學的內(nèi)容和主題/ 391
略談下廠/ 394
關(guān)于生活報告/ 397
——介紹《在列車行進中》
“五四”運動與中國文學遺產(chǎn)/ 399
抗日戰(zhàn)爭的文學作品/ 402
捍衛(wèi)祖國的任務/ 404
解放區(qū)作品里的現(xiàn)實主義/ 406
祝一九五一年的創(chuàng)作/ 410
關(guān)于文藝作品的“生活”問題/ 414
——代《河北文藝》答讀者 領會和收獲/ 416
論切實/ 423
——“三反”、“五反”運動以來
《天津日報?文藝周刊》發(fā)表的幾篇小說讀后
論培養(yǎng)/ 433
論情節(jié)/ 439
論風格/ 444
論農(nóng)村題材/ 449
左批評右創(chuàng)作論/ 455
勤學苦練/ 458 關(guān)于短篇小說/ 460
關(guān)于中篇小說/ 465
——讀《阿Q正傳》
關(guān)于文學速寫/ 471
關(guān)于長篇小說/ 476
關(guān)于散文/ 485
創(chuàng)新的準備/ 490
關(guān)于詩/ 494
新年,為《天津團訊》作/ 497
關(guān)于“鄉(xiāng)土文學”/ 499 論戰(zhàn)時的英雄文學/ 502
——在冀中《前線報》文藝小組座談會上的發(fā)言
學習問題/ 505
作品的生活性和真實性/ 510
——在《天津日報》副刊寫作小組的發(fā)言
怎樣把我們的作品提高一步/ 517
——在《天津日報》副刊寫作小組討論會上的發(fā)言
我對寫作的一點兒體會/ 526
——講給新參加報社工作的青年同志們
寫作漫談/ 533
——在暑期講座上對同學們講的話
答《文藝學習》編輯部問/ 539
業(yè)余創(chuàng)作三題/ 542
——在一次座談會上的發(fā)言
關(guān)于兒童文學/ 549
進修二題/ 554
文學和生活的路/ 558
——同《文藝報》記者談話
答吳泰昌問/ 576 孫犁文集(補訂版)6 文藝理論 第七卷  文藝理論(二) 人民性和戰(zhàn)斗性/ 3
——紀念魯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
魯迅的小說/ 7
——紀念先生逝世十六周年
全面的進修/ 15
——紀念魯迅先生逝世十七周年 壯健性/ 20
——紀念高爾基
蘇聯(lián)文學怎樣教育了我們/ 24
迎法捷耶夫/ 27
馬雅可夫斯基/ 29
托爾斯泰/ 32
果戈理/ 35
——紀念他逝世一百周年
契訶夫/ 39
——紀念他逝世五十周年
在蘇聯(lián)文學藝術(shù)的園林里/ 45
新的里程/ 49
——紀念《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五周年,
學習第二次全蘇作家代表大會文件
談《海鷗》/ 56 《親家》/ 64
《腹地》/ 66
紅楊樹和曼晴的詩/ 73
《郝家儉賣布》/ 76
從小說《小軍和小彥》看農(nóng)村婚姻/ 79
《作畫》/ 82
關(guān)于《大墻下的紅玉蘭》的通信/ 86 讀作品記(一)/ 88
讀作品記(二)/ 93
讀作品記(三)/ 98
讀作品記(四)/ 103
讀作品記(五)/ 106
讀作品記(六)/ 111
讀冉淮舟近作散文/ 114
讀一篇散文/ 116
讀柳蔭詩作記/ 119
讀蕭紅作品記/ 124
再談賈平凹的散文/ 130
商展思的詩/ 134
談鐵凝的《哦,香雪》/ 136
讀小說札記/ 138
我喜愛的一篇散文/ 143
談《臘月?正月》/ 145
——致蘇予同志 韓映山《紫葦集》小引/ 149
方紀散文集序/ 151
阿鳳散文集序/ 155
克明《荷燈記》序/ 158
萬國儒《歡樂的離別》小引/ 161
《劉紹棠小說選》序/ 164
《從維熙小說選》序/ 167
吳泰昌《藝文軼話》序/ 171
柳溪短篇小說選集序/ 174
曼晴詩選序/ 177
金梅《文海求珠集》序/ 179
張志民小說選序/ 183
王昌定《綠葉集》序/ 186
《田流散文特寫集》序/ 189
瑪金詩選序/ 192
賈平凹散文集序/ 195
《孫犁散文選》序/ 198 《紅樓夢》的現(xiàn)實主義成就/ 200
在一次《紅樓夢》座談會上的發(fā)言/ 212
關(guān)于《聊齋志異》/ 216
談柳宗元/ 222
《紅樓夢》雜說/ 226
關(guān)于紀昀的通信/ 229
歐陽修的散文/ 234
萬里和萬卷/ 239
與友人論傳記/ 241
與友人論學習古文/ 247
和青年談游記寫作/ 252
再論流派/ 254
——給馮健男的信
文學期刊的封面/ 256
談美/ 259
兩個問題/ 266
《李杜論略》讀后/ 268
——給羅宗強的信
關(guān)于散文創(chuàng)作的答問/ 270
散文的感發(fā)與含蓄/ 278
——給謝大光同志的信
散文的虛與實/ 280
談筆記小說/ 284
談讀書記/ 288
再談通俗文學/ 294
——致賈平凹同志
給某刊編輯的信/ 298
和諶容的通信/ 301
《金瓶梅》雜說/ 305
關(guān)于傳記文學的通信/ 313
創(chuàng)作隨想錄/ 318
談作家素質(zhì)/ 320
談雜文/ 328
關(guān)于報告文學和紀實文學/ 332 關(guān)于小說《荷花淀》的通信/ 335
關(guān)于《荷花淀》被刪節(jié)復讀者信/ 344
關(guān)于《荷花淀》的寫作/ 347
關(guān)于《鐵木前傳》的通信/ 350
關(guān)于《山地回憶》的回憶/ 354
被刪小記/ 358 小說雜談/ 360
小說與倫理/ 360
叫人記得住的小說/ 361
小說成功不易/ 362
小說是美育的一種/ 363
小說的體和用/ 364
小說的歐風東漸/ 365
真實的小說和唬人的小說/ 366
小說的取材/ 367
小說的抒情手法/ 368
小說忌賣弄/ 370
小說的結(jié)尾/ 371
小說的作用/ 373
小說與時代/ 374
談比/ 377
談名實/ 379
佳作產(chǎn)于盛年/ 380
小說的精髓/ 382
小說與青年/ 384
小說與歷史/ 386
小說與電影/ 388
小說與題材/ 390
小說與三角/ 392
小說與色情/ 393
小說與勸懲/ 396
小說與武俠/ 399
小說與批評/ 401 文林談屑(一)/ 404
電報約稿/ 404
小說名目/ 405
自然生態(tài)/ 406
文字疏忽/ 407
刊物面目/ 409
文章題目/ 409
評論家的妙語/ 410
“復雜的性格”論/ 411
名山事業(yè)/ 413
賓館文學/ 414
運動文學與揣摩小說/ 415
文林談屑(二)/ 419
風燭庵文學雜記/ 426
風燭庵文學雜記續(xù)抄/ 429
風燭庵文學雜記三抄/ 434
庚午文學雜記(一)/ 439
作家與新潮/ 439
作家與文化/ 440
作家與道德/ 441
作家與經(jīng)濟/ 443
希望/ 444
庚午文學雜記(二)/ 445
大獎/ 445
評論/ 446
新星/ 447
流派/ 448
文事瑣談/ 450
文過/ 450
文慮/ 452
老年文字/ 454
文宗/ 457 孫犁文集(補訂版)7 雜著 第八卷  雜著(一) 我的自傳/ 3
生辰自述/ 6
《善闇室紀年》序/ 8
《善闇室紀年》摘抄(一)/ 10
我的童年/ 10
在安國縣/ 12
在北平/ 15
去延安/ 18
《善闇室紀年》摘抄(二)/ 22 耕堂書衣文錄/ 37
書衣文錄(一)/ 97
書衣文錄(二)/ 106
書衣文錄(三)/ 115
書衣文錄(四)/ 124
書衣文錄(五)/ 131
書衣文錄(六)/ 135 蕓齋瑣談(一)/ 140
談妒/ 140
談才/ 143
談名/ 144
談諛/ 146
談諒/ 148
談慎/ 150
蕓齋瑣談(二)/ 153
談忘/ 153
談迂/ 155
談書/ 157
談稿費/ 159
談師/ 161
談友/ 164
蕓齋瑣談(三)/ 167
談文學與理想/ 167
談改稿/ 170
談讀書/ 172
談修辭/ 174
談評論/ 175
談愛書/ 177
愛書續(xù)談/ 182
我和古書/ 184
我中學時課外閱讀的情況/ 187
談“打”/ 189
改稿舉例/ 191
實事求是與短文/ 193
談“印象記”/ 194
文學與鄉(xiāng)土/ 197
談簡要/ 198
蕓齋瑣談(四)/ 200
談贈書/ 200
談通俗文學/ 202
談鼓吹/ 206
官浮于文/ 208
詩外功夫/ 210
聽朗誦/ 212
談死/ 214
談“補遺”/ 216
談照相/ 218
照相續(xù)談/ 220
蕓齋瑣談(五)/ 223
談自裁/ 223
談頭條/ 225
蕓齋瑣談(六)/ 227
談鏡花水月/ 227
我的位置和價值/ 229
談理解/ 231
談閑情/ 233 慷慨悲歌/ 235
耕堂讀書記(一)/ 238
《莊子》/ 238
《韓非子》/ 240
曹丕《典論?論文》/ 242
陸機《文賦》/ 243
《顏氏家訓》/ 245
耕堂讀書記(二)/ 248
《三國志?關(guān)羽傳》/ 248
《三國志?諸葛亮傳》/ 253
耕堂讀書記(三)/ 256
《曾文正公手書日記》/ 256
《能靜居士日記》/ 257
《翁文恭公日記》/ 258
《緣督廬日記鈔》/ 259
耕堂讀書記(四)/ 263
清代文獻(一)/ 263
耕堂讀書記(五)/ 268
清代文獻(二)/ 268
耕堂讀書記(六)/ 274
買《王國維遺書》記/ 274
買《魏書》、《北齊書》記/ 283
買《飲冰室文集》記/ 289
買《崔東壁遺書》記/ 294
耕堂讀書記(七)/ 300
讀《伊川先生年譜》記/ 300
讀《朱熹傳》記/ 303
讀《宋文鑒》記/ 305
讀《沈下賢集》/ 308
讀《哭廟紀略》/ 312
讀《丁酉北闈大獄紀略》/ 314
耕堂讀書記(八)/ 317
買章太炎遺書記/ 317
讀《呂氏春秋》/ 321
讀《燕丹子》/ 323
買《世說新語》記/ 326
買《流沙墜簡》記/ 330
買《宦海指南》記/ 332
讀《棠陰比事》/ 334
讀《李衛(wèi)公會昌一品集》/ 336
讀《求闕齋弟子記》/ 339
買《漢魏六朝名家集》記/ 348
耕堂讀書記(九)/ 361
讀《舊唐書》記/ 361
讀《宋書?范曄傳》/ 385
讀《史記》記/ 391
讀唐人傳奇記/ 411
讀《東坡先生年譜》/ 417 孫犁文集(補訂版)8 雜著 第八卷  雜著(二) 耕堂讀書隨筆(一)/ 3
《朱買臣傳》/ 3
《司馬相如傳》/ 5
《義門讀書記》/ 6
《胡適的日記》/ 8
《高長虹傳略》/ 10
《文人筆下的文人》/ 12
《船山全書》/ 13
《劉半農(nóng)研究》/ 15
耕堂讀書隨筆(二)/ 18
讀《后漢書》小引/ 18
讀《后漢書卷五十八?桓譚傳》/ 20
讀《后漢書卷五十八?馮衍傳》/ 23
讀《后漢書卷七十?班固傳》/ 25
讀《后漢書卷五十四?馬援傳》/ 28
讀《后漢書卷六十六?賈逵傳》/ 30
讀《后漢書卷七十三?朱穆傳》/ 33
買《太平廣記》記/ 35
買《朱子語類》記/ 37
讀畫論記/ 39
讀《清代文字獄檔》記/ 52
甲戌理書記/ 56
理書續(xù)記/ 69
理書三記/ 78
理書四記/ 88
耕堂題跋/ 99 幻華室藏書記序/ 122
我的二十四史/ 123
我的書目書/ 126
我的農(nóng)桑畜牧花卉書/ 128
我的金石美術(shù)圖畫書/ 137
我的經(jīng)部書/ 143
我的史部書/ 147
我的子部書/ 151
我的集部書/ 156
我的叢書零種/ 162
我的“珍貴二等”/ 166
暑期讀書漫錄/ 168
我的讀書生活/ 174
野味讀書/ 177 《魯迅、魯迅的故事》后記/ 180
《寫作入門》后記/ 183
《農(nóng)村速寫》后記/ 185
《白洋淀紀事》再版附記/ 187
《津門小集》后記/ 188
舊篇新綴序/ 190
《平原雜志》第三期編后的后記/ 191
《文學短論》新版后記/ 193
《白洋淀之曲》后記/ 195
為外文版《風云初記》寫的序言/ 197
《白洋淀紀事》重版后記/ 199
《文學短論》增訂本后記/ 200
幸存的信件序/ 201
《耕堂雜錄》后記/ 203
書淮舟所擬文集目錄后/ 204
《讀〈被刪小記〉之余》讀后附記/ 206
序的教訓/ 207
舊抄新識小引/ 210
《青春遺響》序/ 211
近作散文的后記/ 215
《秀露集》后記/ 218
《澹定集》后記/ 221
《尺澤集》后記/ 223
《遠道集》后記/ 225
《陋巷集》后記/ 227
《無為集》后記/ 229
《曲終集》后記/ 232 蕓齋斷簡/ 233
我讀過的中篇小說/ 233
我寫過的電影腳本/ 234
刪掉的忠告/ 235
裁下的半截信/ 236
關(guān)于我的瑣談/ 238
——給鐵凝的信
關(guān)于寫游記的一封信/ 241
關(guān)于小說《蒿兒梁》的通信/ 242
關(guān)于編輯工作的通信/ 248
與《南開文藝》編輯的談話/ 256
談作家的立命修身之道/ 260
——給蒙古族作家佳峻的信
我和《文藝周刊》/ 265
和青年作家李貫通的通信/ 268
再致李貫通/ 274
風燭庵雜記/ 276
和郭志剛的一次談話/ 280 “病句”的糾纏/ 304
當代文事小記/ 307
文場親歷記摘抄/ 310
又一次文過/ 310
罪名種種/ 311
“老說告退,又死盯著文壇”/ 312
我和青年作家/ 312
我與文藝團體/ 315
我觀文學獎/ 318
反嘲笑/ 321
作家的文化/ 324 關(guān)于“讀者往來”/ 327
編輯筆記/ 330
編輯筆記(續(xù)一)/ 337
——關(guān)于編輯和投稿
編輯筆記(續(xù)二)/ 344
——通訊六要
談校對工作/ 347
《文藝增刊》致讀者、作者/ 351
《文藝增刊》辟欄說明/ 352
《文藝評論》改進要點/ 353
祝衡水《農(nóng)民文學》創(chuàng)刊/ 356
《文藝增刊》更名、縮短刊期啟事/ 357
我的致意/ 358 《子夜》中所表現(xiàn)中國現(xiàn)階段的經(jīng)濟的性質(zhì)/ 360
晉察冀邊區(qū)村劇團的組織、工作和特點/ 362
檢查自己/ 367
二月通信并后記/ 368
——寄給一個沒有到會的參議員
《平原雜志》征稿簡約/ 373
《平原雜志》征稿啟事/ 374
《平原雜志》為組織讀者小組啟事/ 375
《平原雜志》第一期編輯后記/ 376
《平原雜志》第二期編輯后記/ 377
《平原雜志》第三期編輯后記/ 382
談鄉(xiāng)村文藝工作/ 385
——在蠡縣小學教員訓練班的講話
反對美國軍事援蔣/ 388
怎樣認識美國/ 390
祝冀中文協(xié)成立/ 392
向英雄的民兵們致敬/ 394
談“就地停戰(zhàn)”/ 396
歡迎蘇聯(lián)代表團/ 398
兩天日記/ 401
對《一篇關(guān)于農(nóng)村婚姻問題的報告》的檢討/ 403
寒假里的閱讀/ 406
近刊簡述/ 410
要更進一步揭露胡風/ 412
成活的樹苗/ 414
《津門書簡》題記/ 416
題孔德學校國文講義/ 417
百花文藝出版社建社三十周年賀詞/ 418 少年魯迅讀本/ 419
第一課  家/ 419
第二課  姥姥家/ 420
第三課  小伙伴/ 421
第四課  私塾/ 422
第五課  圖畫書/ 423
第六課  童話/ 424
第七課  環(huán)境/ 426
第八課  科學知識的重要/ 427
第九課  老師/ 428
第十課  為了拯救祖國/ 430
第十一課  完全解放了我們/ 431
第十二課  格言/ 432
第十三課  他寫下少年們的歷史/ 433
第十四課  戰(zhàn)術(shù)/ 433
再版小記/ 434 孫犁文集(補訂版)9 書信 第九卷  書信(一) 致田間/ 3
致康濯信(十封)/ 13
致康濯/ 32
致蕭振國/ 79
致康濯、秦兆陽/ 80
致康濯、廠民/ 82
致王林/ 83
致田間、康濯/ 91
致孫瑛/ 92
致葛文/ 94
致冉淮舟/ 97
致萬力、冉淮舟/ 182
致陳建民/ 183
致萬力/ 184
致《中國文學》雜志社/ 185
致冉淮舟、文聯(lián)辦公室/ 186
致韓映山/ 187
致任彥芳/ 279
致徐光耀/ 280
致曾伏虎創(chuàng)作組/ 313
致潘之汀/ 314
致陳喬/ 318
致魏金波/ 328
致曹彥軍/ 329
致劉懷章、冉淮舟/ 331
致張義書/ 332
致郭志剛/ 333
致閻綱/ 338
致楊學文/ 342
致張榮春/ 343
致季滌塵/ 344
致阿鳳/ 356
致李蒙英/ 358
致南開大學中文系當代文學教研室/ 360
致曾秀蒼/ 361
致李克明/ 363
致張學正/ 366
致呂劍/ 367
致鐵凝/ 375
致趙日升/ 383
致苑紀久/ 384
致《人民文學》雜志社/ 385
致傅瑛/ 386
致閻豫昌/ 391
致李屏錦、康邁千/ 392
致李屏錦/ 393
致劉心武/ 402
致姜德明/ 404
致丁玲/ 462
孫犁文集(補訂版)10 書信 第九卷  書信(二) 致王勉思/ 3
致俞天白/ 6
致陳喬、張子舫/ 9
致鮑昌/ 10
致韓映山、苑紀久/ 12
致賈平凹/ 13
致張金池/ 20
致劉宗武、張學正/ 26
致張根生/ 27
致宮璽/ 28
致彭荊風/ 31
致韓大星/ 33
致周驥良/ 36
致張雪杉/ 37
致河北花山出版社馬秀華/ 38
致山東魚臺李貫通/ 39
致山西臨汾侯桂柱/ 40
致《新港》編輯部/ 41
致謝大光/ 42
致宋曙光、孫淑英/ 43
致江西都昌縣文化館王萍慧/ 44
致吳泰昌/ 45
致天津業(yè)余作者黃淑蘭/ 46
致李安哥/ 47
致房樹民/ 50
致鄭法清/ 52
致韓金星/ 54
致楊棟/ 56
致李準/ 70
致王蒙/ 71
致馮立三/ 72
致萬振環(huán)/ 73
致天津袁玉蘭/ 108
致郝伯承/ 109
致梅梓祥/ 110
致海南黃宏地/ 111
致溫超藩/ 113
致康邁千/ 114
致楊振喜/ 115
致楊獻瑤/ 116
致余穗祥/ 117
致唐山市委辦公室/ 118
致某函授中心/ 119
致王煒、李笙/ 120
致何流/ 121
致張志民/ 123
致程林/ 125
致延安文藝學會/ 126
致鄭云云/ 127
致關(guān)國棟/ 128
致馮界/ 129
致周尊攘/ 130
致劉夢嵐/ 131
致段華/ 145
致李淑娟/ 157
致羅維揚/ 158
致張學新/ 161
致范政浩/ 162
致陳靜/ 163
致侯軍/ 164
致單三婭/ 168
致衛(wèi)建民/ 170
致楊堅/ 183
致李永生/ 184
致錢丹輝/ 185
致一位中學生/ 186
致鄧基平(自牧)/ 187
致孫柏昌/ 195
致李華敏/ 196
致楊天放/ 197
致戈焰/ 198
致常躍強/ 199
致劉文霄/ 205
致李之璉/ 206
致黃偉經(jīng)/ 207
致魏巍/ 208
致邢海潮/ 209
致鄒明/ 255
致王恩宇/ 257
致曾鎮(zhèn)南/ 258
致魯承宗/ 261
致王兆新/ 268
致耿見忠/ 269
致陳曉峰/ 273
致頊國成/ 274
致劉宗武/ 275
致郭保林/ 277
致高云華/ 278
致張維發(fā)/ 279
致嚴建平/ 281
致吳云/ 282
致胡天純、季滌塵/ 283
致邢江潮/ 284
致姚恩河/ 285
致劉紹棠/ 286
致趙潤民/ 287
致王愛玲/ 288
致傅正谷/ 289
致艾東/ 290
致周翼南/ 291
致梁斌/ 293
致肖復興/ 294
致羅雪村/ 299
致董大中/ 301
致邱允盛/ 303
致劉運峰/ 304
致孫桂升/ 305
致柳溪/ 306
附錄
孫犁著作年表/ 309
孫犁作品單行、結(jié)集、版本沿革年表/ 341
孫犁著作年表續(xù)編/ 353
孫犁作品單行、結(jié)集、版本沿革年表續(xù)編/ 392
孫犁著作年表續(xù)編補/ 405
孫犁作品單行、結(jié)集、版本沿革年表續(xù)編補/ 437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