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號容庵,河南項城人,故又稱袁項城,清末民初的軍事和政治人物,北洋系統(tǒng)的領袖。袁家在清道光年間開始興盛,袁世凱的從叔祖父袁甲三曾署理漕運總督,并參與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為淮軍重要將領,為其家族成員如袁世凱等人進入仕途打下良好的人脈基礎。袁世凱于清季投身行伍,襄贊洋務運動及新政,自道員、督撫累升,至入值軍機,甚至內閣總理大臣,成為清末頭號權臣。在袁世凱的襄助下,中華民國得以成立,袁世凱當選為首任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中華民國的成立并沒有給中國帶來政治和社會的穩(wěn)定,袁世凱后來效仿同一時期部分世界列強的政治體制,準備建立相較于中國歷代君主專制政體先進的君主立憲政體,于1916年洪憲稱帝,但最后以失敗告終。董堯編著的《北洋梟雄袁世凱》運用了大量歷史資料,在闡述袁世凱個人經歷的同時,也真實地反映了自晚清至民國初年的中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