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市人好稱北京帝都。作為一個帝都的高中生,素質教育的生涯里忙于學碌于瑣事多,分攤些精力給閑雜事業(yè)難。筆耕不勤,然而也沒有長久的休輟,于是就有了這10萬余字。鋪展開來,從我初初表達的時刻起,經過輾轉盤旋前進倒退,到如此時凌晨,除小說和囈語外,看了什么,聽了什么,想了什么,寫了什么,差不多齊了。上篇是最自由的,那時候渾懵未開,還不好面子,所以沒顧慮。不用苦苦糾纏于字眼的精準或者綺麗,不必在意旁人是否會意,甚至還沒學會孤芳自賞, 寫得好不好,無所謂。于是大膽而自然。反正多甜美的語氣也不會被人詬病虛偽。中篇是最不自由的。里面有不少學校的作文,考試的命題或者半命題,通常50分鐘,方格的油墨作文紙,800字的字數(shù)要求,我每每寫得超過去翻了頁在反面透過來的印跡上繼續(xù),每每以此為傲。彼時不曾明白有一種力量叫含蓄,有一種筆力叫精練?,F(xiàn)在明白是明白了,做到卻是難了。下篇稍微放開一些了。大半是高一的東西, 時間、心情都充裕點兒。多是周末的隨筆,束縛少了,天南地北就隨便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