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美學中國古代美學之自由精神

中國古代美學之自由精神

中國古代美學之自由精神

定 價:¥43.00

作 者: 李天道 著
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美學 哲學/宗教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1714534 出版時間: 2013-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25 字數:  

內容簡介

  中國美學的基本精神突出地體現在生命訴求與對審美境域化生構成的推崇。中國美學總是借助藝術來使人融于天地化育,促使人生詩意化,力圖塑造完美的心靈,把肯定人生,把握人生,以構成更高人生境域與審美境域作為審美活動的極境、樂生。體征生生,即力圖在審美境域中完成真善美相統(tǒng)一的人格、光明的人生、自由任運的理想人格,視宇宙自然為可居可游的心靈家園,以圓融無礙的干平常生活中體悟天地大化作為審美的最高宗旨。在中國美學,“美”是通過此在,從中顯現、生成的,是“與天地共生”、“因人而美”,發(fā)生構成于純粹的構成境域“道”的,其自身的緣發(fā)構成態(tài)表征為“自然而然”,因此,中國美學認為,所謂“美”,實際上就是一種生命緣發(fā)構成域。這種審美域,生成于一個“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是審美者通過通過任情適性、自由自得、直觀感悟,直覺體悟,通過“由己”、“返身”、“歸樸”,“還原”到“自我”,以達到真力彌滿、萬象征旁、掉臂游行、即心即佛、頓悟人生真諦的審美境域,從而從中體驗自我,實現自我??梢哉f,中國美學的審美訴求就是“情景合一”、“意象合一”、“心物合一”,就是人與存在的相互合一。

作者簡介

  李天道,彭州市人。現為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專家、四川省二級教授,四川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四川省美學學會秘書長、中華美學學會理事、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理事;高校美育學會常務理事、中華美學學會美育研究會理事。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學遺產》、《北京大學學報》,《學術月刊》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一百余篇;并在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中國美學之雅俗精神》、《老子美學的當代意義》等專著多本。獲四川省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和三等獎各-次;獲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五次,四川省第九次社會科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二等獎一次;獲青海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三等獎一次。

圖書目錄

中國美學的“樸”與“歸樸”之域及其構成
老子的“無味”之“味”說與中國文藝美學“淡”范疇
中國美學“興”與“興會”之域的構成論意蘊
《周易》“化生”構成思想與文藝美學變異說
“誠”:中國美學的最高審美之維
論中國文藝美學之“幾”范疇與“知幾”說
論儒家人生美學之審美自由域
“典雅”說的文化構成及其美學意義
中國傳統(tǒng)美學“典雅”說的規(guī)定性意義
《周易》“陰陽”觀與中國美學之“生化”構成思想
現象學美學構成論視域下的“禪”
中國傳統(tǒng)美學之自由創(chuàng)新精神
漢語批評之詩性言說及其美學淵源
構成論視域下的“清”與“清雅”
“大象無形”與中國美學“意境”之模糊心態(tài)
中國美學境域緣發(fā)構成論中的自由精神
巫術文化與古代早期美育思想的發(fā)生
《周易》與中國文藝美學“?!薄ⅰ白儭鄙^
道家“道”論與中國美學之“通變”觀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