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建筑科學建筑史圖說中國古典建筑:民居城鎮(zhèn)

圖說中國古典建筑:民居城鎮(zhèn)

圖說中國古典建筑:民居城鎮(zhèn)

定 價:¥36.00

作 者: 王其鈞 著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叢編項: 圖說中國古典建筑
標 簽: 建筑 建筑史與建筑文化 中國古建筑與施工技術

ISBN: 9787532281381 出版時間: 2013-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5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中國古典建筑是中華文化的精彩部分,是中華文明的象征,在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營造和王藝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這是因為中國古典建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這種語言形式成熟、語匯完整,在歷史上曾經(jīng)譜寫過無數(shù)瑰麗璀璨的建筑樂章。人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喜歡“歌功頌德”似的華美文辭,認為這種激揚情調是“夸大其辭”.但是我一個年近六旬的人現(xiàn)在再重新來寫這套“總序”的時候,反而比17年前要更加激動,因為我要直言告訴讀者的是:中國古典建筑美術實在太精彩了!構成中國古典建筑美術的元素包括城市、宮殿、壇廟、陵寢、寺塔、衙署、園林、民間建筑等,每一個元素又都形式豐富、千姿百態(tài)。這些元素又被不同朝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糅入了不同的內涵,因此,中國建筑美術完全稱得上是博大精深。空間與造型的豐富變化是中國古典建筑美術的特點之一。在結構、功能、造型、組合、色彩等許多方面,中國古典建筑都力求有新意,甚至連在作坊、店鋪、賓舍、工場等舊時等級很低的建筑營造中,工匠也會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使之力避單調。正因為如此,中國古典建筑美術才在功能、形式等各個方面達到完美的境界。在美術的范疇中,建筑是一種實體藝術。中國人對于建筑藝術的理解是很深的,也正因為如此,中國古典的建筑美術體現(xiàn)出了鮮明濃郁的民族文化特色。通過建筑的語言,將上層建筑和經(jīng)濟基礎之間的關系恰到好處地予以了體現(xiàn)。在中國傳統(tǒng)的建筑美術中,物質與精神、精神與物質得到相互轉化,在視覺形象中,能看到兩者在觀念中的相互影響。國人的辯證思維,在建筑手法的虛與實、寓意與功能、內容與構成、結構與裝飾、華麗與造價等對立的要素的處理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恰到好處,這是古人聰明才智的生動體現(xiàn)。世界上曾經(jīng)有過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兩河流域文化、瑪雅文化等古文化,并都產(chǎn)生過其建筑藝術。但是這些古代建筑文化,要么歷史中斷、要么早已滅絕。世界上僅有從古希臘、古羅馬發(fā)展出來的西方建筑文化、伊斯蘭建筑文化和中國建筑文化被保存下來并一直以活的文化形式在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建筑之所以能被保留下來有兩個原因:一是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一直延續(xù)至今;二是中國古典建筑的實用性仍然適用于今天人們的生活。譬如中國古典園林就是一種在占地不大的情況下,將室外空間最大化的藝術利用,創(chuàng)造出怡人的仿自然環(huán)境的美術形式。至今仍然被廣泛使用。

作者簡介

  王其鈞 1954年生于江蘇徐州。1974年考入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1990年重慶建筑工程學院建筑系建筑設計與理論專業(yè)畢業(yè)獲碩士學位。1996年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建筑歷史與理論專業(yè)畢業(yè)獲博士學位。1993年,所著《中國傳統(tǒng)民居建筑》獲得臺灣圖書最高獎:金鼎獎。同年作為建筑指導參與并主持了中央電視臺《中國民居趣談》系列片。1995年.所著《中國古建筑大系一民居住宅建筑》獲當年中國圖書最高獎:國家圖書獎?,F(xiàn)為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人文社科中心主任,兼武漢大學中國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長。陸續(xù)出版《中國建筑圖解詞典》、 《中國古代繪畫中的建筑與環(huán)境》等書。2008年,所著《圖解建筑史系列叢書》獲中華圖書報“2007年全國百佳圖書獎”,其中《圖解中國民居》分冊,入選第四屆“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

圖書目錄

民居
中國民居概述
一先秦時期的民間住宅
二秦漢魏晉時期的民間住宅
三唐宋時期的民間住宅
四明清時期的民間住宅
中國民居的特色
疏密得當
虛實相生
外實內虛 
內外通透 
樸實淡雅
華麗裝飾
麗而不俗
氣韻生動
音樂旋律
詩情畫意
中國民居的類型
蒙古包 
藏族碉房
窯洞 
朝鮮族民居
東北民居 
北京四合院
江浙民居
四川民居
……城 鎮(zhèn)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