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序
第1章 外來密檐塔與外域塔廟
1.1 外來密檐塔概念
1.1.1 “密檐塔”一詞的指涉
1.1.2 “外來密檐塔”概念的指涉
1.2 早期犍陀羅佛塔的樓閣化傾向
1.2.1 中亞在佛法東傳中的作用
1.2.2 北印度犍陀羅率堵坡的演變
1.3 印度佛教晚期的西域塔廟
1.3.1《大唐西域記》與《釋迦方志·遺跡篇》中的西域塔廟
1.3.2 北印度“希訶羅”的空間特征
1.3.3 中亞塔廟的空間特征
1.4 外域佛塔在漢地的流變
1.4.1 中原樓閣式塔的源流
1.4.2 外來密檐塔在中土的出現
第2章 外來密檐塔肇始
2.1 嵩岳寺塔斷代觀點綜述
2.2 嵩岳寺地望與布局
2.3 嵩岳寺塔建造年限
2.3.1 主體用磚斷代
2.3.2 北魏創(chuàng)建嵩岳寺塔的可能性
2.3.3 嵩岳寺塔形制特征與北朝佛教建筑的關聯(lián)性
2.3.4 小結
2.4 嵩岳寺塔歷史形象
2.4.1 色彩與面層
2.4.2 密檐
2.4.3 一門二窗
2.4.4 塔剎
2.4.5 臺基
2.4.6 四方四佛
2.4.7 藻井
2.4.8 塔龕
2.4.9 四門洞
2.4.10 副階
2.4.11 十二邊形溯源
第3章 外來密檐塔與佛教流派
3.1 嵩岳寺塔與跋陀一僧稠禪系
3.2 跋陀一僧稠禪系與雜部密教
3.3 嵩岳寺塔作為僧稠紀念塔的可能性
3.4 外來密檐塔與中國密教的同步流變
第4章 外來密檐塔形態(tài)特征
4.1 形態(tài)的量化
4.1.1 嵩岳寺塔相關數據解讀
4.1.2 外來密檐塔一般數據分析
4.2 技術構成
4.2.1 空筒結構
4.2.2 磚疊澀的技術特征
4.3 表意的形制
4.3.1 空筒結構內涵
4.3.2 天宮與密檐塔
4.3.3 地宮與密檐塔
4.3.4 密檐內涵
第5章 外來密檐塔的分布與演化
5.1 大型密檐塔
5.1.1 密檐大塔的演化
5.1.2 現存空筒大塔輯錄
5.1.3 現存實心大塔輯錄
5.1.4 分布規(guī)律分析
5.2 小型密檐塔
5.2.1 具底層內部空間而上部實心的密檐塔
5.2.2 實心小型磚石塔
5.2.3 大塔之附屬小塔
5.2.4 雕塑及工藝品小塔
5.2.5 浮雕密檐塔
5.3 形制的分化
5.3.1 曲線收分樓閣磚塔的出現
5.3.2 檐口連線的直線化與塔體的實心化
5.3.3 遼金實心密檐佛塔與經幢、經塔的關系
5.3.4 形制變化背后的技術改良
5.4 形制的交集
5.4.1 檐部稍密、曲線收分的多層磚塔
5.4.2 檐部較密、直線收分的多層磚塔
5.4.3 具有復合特征的多層佛塔
5.5 形制的東傳
第6章 外來密檐塔——多源復合的本土化過程
6.1 外來密檐塔本土化背景與過程
6.1.1 形制流變的本土化背景
6.1.2 多源復合的本土化過程
6.2 本土化的密檐塔美學
6.2.1 六朝山水觀與初期密檐塔
6.2.2 歷代密檐塔的美學特征
6.2.3 密檐塔類型整體的美學策略
附錄A現存大型外來密檐塔輯錄
附錄B圖片來源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