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善縣縣委調研室主任吳建國,在一依稀人事調整中被調到善縣最貧窮的風水鄉(xiāng)任黨委書記。當時正值農村經濟最困難的時候,教師的工資三個月沒有發(fā)了,老師們叫嚷著要去縣里上訪。因是年關,原計劃向銀行貸的款貸不出來,這個時候,吳建國的父親——老縣長去世了,吳建國冒著政治風險,不惜犧牲自己政治前途給老縣長大出殯,并把他在父親葬禮上收到的禮金全部捐給鄉(xiāng)財政,給老師們補發(fā)了拖欠的工資……吳建國因借父親的名義大出殯被人告了,又被調到一個比風水更窮的魚尾鄉(xiāng)做愛沒到鄉(xiāng)政府門口,就被上訪的百姓堵住了……在魚尾鄉(xiāng),吳建國用實際行動闡述了什么是天下大事,那就是“老百姓最小的事,是我們共產黨最大的事”。在魚尾鄉(xiāng),他敢于面對困難,敢于認錯,彌補了干群之間越來越大的裂痕,以實際行動展示了一個共產黨人真正的節(jié)操……吳建國由于在魚尾鄉(xiāng)工作出色,在一次干部調配會上又被調到縣文化局任局長。吳局長頭天去文化局報到,飯店的老板就去吵鬧要債。當吳建國全面了解了文化局工作的情況后,他明白了,善縣的文化工作可以說是百孔干蟻、一塌糊涂,因為要人沒人,要錢沒錢,很多文化專業(yè)人士不作為,文化工作“窮得只剩下文化了”……當前文化工作如何沖出困境,實現(xiàn)跟經濟發(fā)展相適應,跟人們日漸富裕的生活相適應,跟人們的綜合素質相適應?吳建國帶著文化工作者們開始了艱難的跋涉與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