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佛教永明延壽與中觀思想的交涉(一心)

永明延壽與中觀思想的交涉(一心)

永明延壽與中觀思想的交涉(一心)

定 價:¥39.00

作 者: 郭延成 著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佛教

ISBN: 9787802545700 出版時間: 2012-09-28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38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佛教歷經(jīng)隋唐的鼎盛時期、戰(zhàn)亂紛繁的五代時期,至宋初已瀕于衰微。生活于五代至宋初時期吳越地區(qū)的永明延壽禪師(904—976),為扭轉(zhuǎn)佛教遭重創(chuàng)而衰頹的局面,為重新整合佛教各宗已成熟的思想成果,同時破斥佛門的積弊,創(chuàng)著包括佛教哲學巨著《宗鏡錄》在內(nèi)的諸多著述以成“一心”思想體系??偟恼f來,延壽的“一心”思想體系是以達摩禪法為宗、以華嚴理論為最高教義,廣泛汲取并融會眾多佛教經(jīng)典及華嚴、中觀、禪、天臺等各宗思想精華而成,具有廣泛的涵括性及佛教理論的綜合創(chuàng)新特質(zhì)。延壽的“一心”是涵蓋“真心”與“妄心”的圓融體,延壽雖以“真心”作為萬法本體,但并不否定“妄心”在現(xiàn)象上的存在,“真心”與“妄心”是相即、相通的圓融關(guān)系。延壽的佛教思想體系是以“一心”為核心的,而延壽的中觀思想作為延壽佛教思想的總的方法論原則,與“一心”緊密交涉在一起。延壽汲取華嚴、天臺等宗的判教思想,判大乘空宗為不了義教。但延壽站在華嚴圓宗的立場,承認空宗的相對真理意義,并以大乘空宗的中觀思想為基礎(chǔ),在“一心”的統(tǒng)攝下,融合各宗中道思想以形成自己的中道思想。延壽“一心”與中觀交涉所涉及的重要問題之一,是延壽中道思想在其“一心”思想體系中的地位問題。在延壽“一心”思想體系之中,“一心中道”是延壽對其以“一心”為核心的中道思想特征的概括性描述;另一方面,雖然其思想體系中沒有直接的“中道一心”之說,但經(jīng)仔細考辨,“中道一心”是延壽對作為萬法本體的“一心”本性的詮釋,因此,“中道一心”在延壽思想體系中也是成立的。 延壽“一心”與中觀交涉所涉及的另一重要問題是如來藏與“一心”、中道三者關(guān)系的問題。通過分析佛教諸祖師對相關(guān)問題的闡釋,解讀諸譯本《楞伽經(jīng)》、《大乘起信論》等相關(guān)經(jīng)典,借鑒近年來相關(guān)問題的研究成果,論證了如來藏與“一心”的關(guān)系,并得出“如來藏是中道意義上的如來藏”之結(jié)論。對于如何評判延壽于佛教史上地位,通過征引自宋代始直至當今時代的歷代佛教宗師、大德及佛教學者對延壽及其《宗鏡錄》的評價而言及延壽在佛教上的地位。本書贊同佛教學者對延壽地位的評價,即延壽為中國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其“禪教合一”、“禪凈合一”思想對宋之后的中國佛教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作者注重對延壽之所以取得佛學思想上巨大成就的原因進行分析,認為,延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延壽自身內(nèi)在的原因,也有時代、環(huán)境等外在原因,而延壽正是在汲取諸多佛教大師思想精華的基礎(chǔ)上才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成就。再者,對延壽及其《宗鏡錄》于佛學理論、佛教修為乃至當今社會等方面的意義進行闡述?!队烂餮訅垡恍呐c中觀思想的交涉》的作者是郭延成。

作者簡介

暫缺《永明延壽與中觀思想的交涉(一心)》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序言簡介緒論 一、選題意義 二、研究現(xiàn)狀綜述 三、研究方法、創(chuàng)新點、難點、論文結(jié)構(gòu)第一章 延壽的時代、生平及著述第一節(jié) 延壽的時代及生平 一、延壽出家之前的生涯 二、延壽出家生涯第二節(jié) 延壽的著述 一、各傳記對延壽著述的記載 二、延壽著作簡介第二章 延壽的“一心”思想 第一節(jié) 延壽“一心”思想之理論來源 一、佛教諸經(jīng)典對延壽“一心”思想的影響 二、佛教各宗祖師對延壽“一心”思想的影響 第二節(jié) “一心”之內(nèi)涵 一、“一心”是萬法的本體 二、延壽吸取宗密對“一心”涵義的詮釋 三、延壽以《大乘起信論》“一心二門”思想詮釋“一心” 四、延壽以華嚴宗思想詮釋“一心”并將其納入“一心”體系 五、延壽以天臺宗思想詮釋“一心” 六、延壽以《肇論》的般若思想詮釋“一心” 七、延壽對“一心”之特性的理解第三節(jié) “一心”與真心、妄心 一、真心的內(nèi)涵及本性特征 二、妄心之內(nèi)涵、產(chǎn)生及本性特征 三、真心、妄心的關(guān)系第三章 延壽“一心”與中觀思想的交涉第一節(jié) 延壽對空宗的判攝 一、延壽引天臺宗智額對空宗的判攝 二、延壽引華嚴宗對空宗的判攝 三、延壽對空宗的評價第二節(jié) 延壽“一心”思想之下的緣起論 一、延壽對大乘空宗緣起思想的汲取 二、延壽對澄觀緣起思想的汲取 三、延壽“一心”思想之下的緣起論第三節(jié) 延壽“一心”思想之下的空觀 一、延壽對空宗經(jīng)典性空思想的汲取 二、對《大般涅槃經(jīng)》的空觀的汲取 三、對澄觀空觀的汲取 四、對天臺智頡的空觀的汲取 五、援引宗密對佛教三教、禪宗三宗的空觀的詮釋 六、延壽的性空觀及“一心”思想下的空觀第四節(jié) 延壽“一心”思想之下的中道觀 一、延壽對大乘空宗之中道觀的汲取 二、對天臺智□、灌頂?shù)热酥械烙^的汲取 三、對華嚴宗澄觀中道觀的汲取 四、延壽的中道觀第四章 延壽“一心”與中觀交涉所涉及的理論問題第一節(jié) “中道一心”抑或“一心中道” 一、“中道一心”之成立 二、延壽眼中的“中道”及“一心中道”的證成 第二節(jié) 如來藏、“一心”與中道 一、如來藏與“一心” 二、如來藏與中道第五章 延壽的歷史地位及延壽佛學思想的當代意義第一節(jié) 延壽在佛教史上的地位 一、自宋代至清代佛教界對延壽及其《宗鏡錄》的評價 二、現(xiàn)當代佛教學者對延壽及其《宗鏡錄》的評價第二節(jié) 延壽佛教思想的當今意義參考文獻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