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道教道教文化十五講(第二版)

道教文化十五講(第二版)

道教文化十五講(第二版)

定 價:¥36.00

作 者: 詹石窗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道教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1211946 出版時間: 2012-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2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道教作為中國本土的宗教,在民間流傳久遠、深廣,它有著獨特的信仰、經籍、養(yǎng)生精神、煉養(yǎng)方技、法術禁忌、科儀符號等,并影響著相關的文學、藝術、醫(yī)學,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對道教的產生和歷史流變,道教林林總總的派別,道教的經典文獻,道教哲學,道教里的醫(yī)學、養(yǎng)生學、科技,道教的修煉方法、道教的科儀、道教文學藝術、道教的洞天勝地等都有介紹,是一本在文化的廣度和深度上都有推進的上佳著作。本次出版修訂版,作者增加了近年來的研究成果,比如關于道教發(fā)源、興起的標志,采用道教界自身肇始于黃帝的說法,并引入了更全面準確的新的文獻資料。

作者簡介

  詹石窗,1954年生,福建廈門人。曾任廈門大學閩江學者特聘教授等職?,F(xiàn)為四川大學老子研究院院長,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世界道家聯(lián)誼會副會長。先后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托重大項目“百年道教研究與創(chuàng)新工程”(首席專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百年道學精華集成”(首席專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道教文學通史”等十多個課題。主要著作有《道教文學史》、《易學與道教符號揭秘》等二十余部,組織編纂了《國學新知文庫》等多個系列大型學術叢書,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等海內外學術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文章二百多篇。個人著作先后獲得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1項、省部級獎11項。

圖書目錄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總序
凡例
第一講 扎根國土的道教文化
一 認識道教的偶然機緣
二 道教認識途徑的一點思考
三 道教與道教文化的定義
四 道教文化的基本特色
五 道教文化研究的意義
六 道教文化研究的學術原則與方法
第二講 多元復合的道教淵源
一 從伏羲到漢易:道教符號基石
二 道家黃老之學與方仙道:道教淵源之大宗
三 儒墨兼用:傳統(tǒng)倫理在道教中的神學變遷
四 兵家與道教修煉法門
五 兩漢讖緯神學在道教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六 佛教中國化及其對道教的影響
第三講 枝繁葉茂的道教派別
一 從《太平經》到符箓派道教
二 《周易參同契》與金丹派道教
三 魏晉南北朝社會政治與道教
四 隋唐社會政治與道教的發(fā)展
五 宋元以來北方新道派
六 宋元以來南方新道派
第四講 隱喻深遠的神仙信仰
一 先民超越生存局限的生命律動
二 神仙:道教的理想典型
三 道教組織與神仙體系的互動
四 道教神仙譜系的結構
五 神仙功能的專門化
六 從神仙功能的擴展看生命意識
第五講 別具一格的道門經籍
一 道經緣起的神話傳說
二 道經目錄與編纂體例
三 從《三洞瓊綱》到金元道藏
四 正統(tǒng)道藏及其他明清道經之編纂
五 道經的現(xiàn)代整理與刊行
六 道經閱讀與使用的注意事項
第六講 心通玄機的哲學探究
一 “玄機”與道教哲學
二 道教哲學概念內涵透析
三 自然宇宙論和神學創(chuàng)世論
四 以人為主體的生命論
五 道教哲學的認識論與思維方法
六 道教哲學的基本特征與作用
第七講 重道貴生的倫理思想
一 道教倫理形成的歷史根據(jù)
二 道教倫理的主體內容
三 道教倫理的基本特點
四 道教倫理的思想原則
五 道教倫理與善書教化
六 道教倫理的現(xiàn)實價值
第八講 救己濟人的醫(yī)學法脈
一 道教醫(yī)學研究的學術回顧
二 道教醫(yī)學的流派根據(jù)
三 道教醫(yī)學的實踐精神
四 道教醫(yī)學的歷史發(fā)展與思想建樹
五 道教醫(yī)學與文化環(huán)境的互動關系
六 道教醫(yī)學的歷史地位與未來發(fā)展
第九講 我命在我的養(yǎng)生精神
一 道教養(yǎng)生的主體意義
二 陰陽大化與“執(zhí)天之行”
三 以德養(yǎng)生與身國共治
四 “德化和氣”與生態(tài)整體維護
五 形神俱煉與生命復歸的邏輯指向
六 生命自我超越與“道性”發(fā)明
第十講 多彩多姿的煉養(yǎng)方技
一 集中意念的守一、存思術
二 順暢血脈的服氣、胎息術
三 以仿生為特色的動功煉養(yǎng)法
四 嘯法:動靜相兼的養(yǎng)生奇門
五 效乾法坤、顛倒五行的金丹大道
六 以男女俱仙為目標的房中術
第十一講 消災祈福的法術禁忌
一 占筮之法:道教基本預測術
二 占筮變體:太乙、六壬、遁甲及其他
三 符咒之法:道教溝通人神的主要媒介
四 堪輿之法:道教的環(huán)境選擇方式
五 禁忌之法:身心健康需求的表現(xiàn)
六 道教法術的理性審視
第十二講 生生不息的科儀符號
一 道教科儀的由來
二 道教科儀的分類
三 道教科儀的實施條件
四 道教科儀系統(tǒng)的符號性
五 道教科儀是一種通訊語言
六 道教科儀語言的內在結構
第十三講 包容廣闊的道教文學
一 道教文學概念的形成與含義
二 從題材角度看道教文學的范圍
三 道教文學的主要體式
四 道教文學的基本特點
五 道教文學作品之鑒賞
六 道教文學研究的價值
第十四講 率情任真的道教藝術
一 道教音樂理想與形態(tài)
二 道教舞蹈與戲劇神韻
三 古樸飄逸的道教繪畫
四 凝固的空間旋律:道教雕塑與建筑
五 道教藝術的符號象征
六 道教藝術審美情趣與人的精神
第十五講 魅力無窮的洞天福地
一 洞天福地的思想淵源
二 洞天福地體系的形成
三 洞天福地與宮觀圣跡
四 洞天福地的文化積淀
五 洞天福地的生態(tài)結構
六 洞天福地的旅游價值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