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隨著我國刑法修正案(八)的出臺,緩刑作為我國刑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地位愈顯突出。然而較之于立法的迅速應對,我國的司法未能實現及時跟進。不但在我國刑法理論的研究中緩刑制度依然存在很多困惑,而且在司法實踐中緩刑的適用也存在極大的盲目性,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在我國,緩刑制度遠未發(fā)揮出其應有的價值與效果。青年學者屈耀倫的《我國緩刑制度的理論與實務》一書終于出版了。《我國緩刑制度的理論與實務》立足于我國緩刑制度的理論與實務兩個方面,突破了長期以來我國學界對緩刑制度集中于純理論研究、較少關注實務的局面。比較研究了國外緩刑立法、司法實踐與緩刑在我國法制史上的表現形式,歸納出緩刑在理論與實踐中的幾種類型;從當前刑法理論與刑事政策中推敲緩刑制度存在的正當化根據;對國內外緩刑適用的范圍、適用的實質條件、適用的排除條件、適用的法律后果均作了比較分析,并且收集了緩刑在國內個別地區(qū)司法實踐中適用的真實數據,重點分析了緩刑在我國適用的具體情形。本書在深入研究緩刑制度相關理論問題的基礎上,剖析了當前我國緩刑適用中存在的實務問題。為加強和改進我國緩刑的適用提供了重要參考。當然本書仍有不足之處,如對于緩刑的理論探索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尤其在我國緩刑制度的有關制度設計方面,思考尚屬稚嫩,需要進一步的完善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