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財政、金融財政稅收中國稅收CGE建模及其在稅收改革中的應用:以增值稅轉型為例

中國稅收CGE建模及其在稅收改革中的應用:以增值稅轉型為例

中國稅收CGE建模及其在稅收改革中的應用:以增值稅轉型為例

定 價:¥20.00

作 者: 王敬峰 著
出版社: 經濟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財政稅收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4118117 出版時間: 2012-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 229 字數:  

內容簡介

  《中國稅收CGE建模及其在稅收改革中的應用:以增值稅轉型為例》內容介紹:隨著經濟高速發(fā)展,中國的社會和經濟結構發(fā)生了深刻變化。20世紀90年代初設計并實施的稅收制度在一些方面已經難以適應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為了促進中國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構建和諧社會與和諧稅收,社會各界普遍認同應該進行新一輪稅制改革,優(yōu)化稅制結構。稅收制度作為經濟運行中一個重要變量,其改革必然對經濟和社會多個方面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比如經濟發(fā)展、經濟結構、收入分配、社會福利、國際貿易和物價水平等。設計新稅制需要分析其社會和經濟效應,研究其影響范圍和程度以及經濟、社會的承受能力,所以理論分析和數量分析都是必需的:理論分析可以研究稅制改革的影響范圍,數量分析可以估算其影響程度。當前中國社會各界對稅制改革進行了充分、全面而且深入的定性分析,得出了很多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同時也進行了一些定量分析,但定量分析多采用局部均衡或統(tǒng)計、計量經濟學方法,由于這些方法有其內在的缺陷,所以局部均衡和統(tǒng)計、計量經濟學方法分析稅收問題不可避免地存在明顯的局限性。眾所周知,稅收政策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的實驗成本和社會風險是相當高的,所以,近30年來,被稱作“最好的經濟政策試驗室”、“定量分析稅收政策效用的標準工具”②的可計算一般均衡(CGE,ComputableGeneralEquilibrium)模型,在世界發(fā)達國家和一些發(fā)展中國家普遍應用于稅制改革設計、稅收政策效應分析和稅收制度評價,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中國進行CGE模型研究以及在稅收領域應用比較晚,研究成果也比較少,研究人員主要集中在一些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為了加強中國對稅收CGE(TCGE,Tax Computable GeneralEquilibrium)模型的研究,促進其在稅收領域的應用,特別是為新一輪稅制改革提供一種定量分析參考,本書力圖在總結國內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構建能夠描述中國經濟運行特征的、全面刻畫中國稅收政策機制的、普遍適用的稅收CGE模型,并根據2002年經濟數據分析增值稅轉型的經濟效應,希望能夠對稅收CGE模型在中國的研究和應用作出一點貢獻。一、稅收CGE模型理論框架稅收CGE模型是一種建立在牢固、完備的微觀經濟理論基礎之上,全面、一體化地刻畫經濟系統(tǒng)運行過程、經濟結構、市場、經濟主體最優(yōu)行為決策以及經濟均衡的非線性聯(lián)立方程系統(tǒng)。這個聯(lián)立方程系統(tǒng)不僅把瓦爾拉斯一般均衡理論形式化,與經濟統(tǒng)計數據鏈接使之數值化和實用化,而且系統(tǒng)性地分析了經濟主體和市場對稅收政策變化的一系列博弈過程、連鎖反應和反饋效應,是評估稅收政策的中長期經濟效應的“標準經驗分析工具”。簡單地說,TCGE模型就是一種從一個經濟均衡開始,應用聯(lián)立方程系統(tǒng)描述經濟系統(tǒng)中的收入和支出循環(huán),并模擬計算稅收政策沖擊引起的新均衡經濟數據,通過比較新舊均衡數據評價稅收政策的中長期經濟效應的經驗分析方法。TCGE模型主要以瓦爾拉斯一般均衡定理和新古典主義的消費理論、生產理論、效用最大化,以及結構主義理論等為基礎,通過一系列經濟假設,比如市場假設、需求假設、生產假設和阿明頓假設等,應用一些成熟的非線性方程和線性方程描述經濟主體的行為決策,并依據一定的規(guī)則從宏觀角度閉合整個經濟,建立聯(lián)立方程系統(tǒng)。它一方面從宏觀角度刻畫了整個經濟系統(tǒng)中實物量和價值量的循環(huán)過程,達到經濟均衡;另一方面從中觀角度描述了各個市場的交易行為,還從微觀角度描述了各種經濟主體的生產、消費和收入的決策行為。在模型中,根據各個稅種的征收對象、征收環(huán)節(jié)以及對經濟運行的影響,一般把稅收制度分為要素稅、生產稅、最終購買稅、關稅和收入稅。要素稅對資本、勞動和土地等初級要素使用征收,影響要素價格;生產稅是在生產環(huán)節(jié)征收的影響產品成本的稅收、收費和補貼;最終購買稅是在生產者價格基礎上征收的影響商品消費價格的稅收;收入稅是對居民收入征收的稅,會直接減少居民收入。各種稅對經濟運行的影響機制詳見圖2—2。 二、中國稅收CGE建模根據中國經濟運行和稅制特征,制定符合實際的假設條件和宏觀閉合規(guī)則,按照耶魯學派傳統(tǒng)構建儲蓄驅動型動態(tài)中國稅收CGE模型。(一)假設條件1.需求假設。每個消費者按照預算約束下效用最大化原則決定其需求函數,市場需求函數是所有消費者需求函數的和,并且是連續(xù)的、非負的、所有價格的線性齊次方程。消費者預期是“短視的”。2.貨幣中性假設。商品的相對價格影響消費和生產行為決策。3.生產假設。國民生亡是可分的、有限的、不可逆的;各生產者在完全競爭市場環(huán)境下采用規(guī)模報酬不變技術生產產品。4.國際貿易假設。中國是國際貿易“小國”,是世界商品價格的接受者;中國生產的產品與國外同類產品之間是固定替代關系。5.要素假設。要素資源是有限的,只有資本和勞動兩種初級要素;勞動僅由居民擁有,資本由居民、企業(yè)、政府和國外部門共同擁有;勞動和資本在行業(yè)間均不能完全自由流動。(二)宏觀閉合規(guī)則 1.商品賬戶閉合。每種商品總供給兩價值量和實物量等于總需求的價值量和實物量。2.要素賬戶閉合。要素總需求等于總供給,按照一定比例在行業(yè)間分配。3.政府賬戶閉合。政府購買和轉移支付是剛性的,預算赤字/盈余隨收入變化而增加/減少。4.國際收支賬戶閉合。采用固定匯率制度,國際間轉移支付固定,國際收支賬戶隨進出口貿易以及國際要素收支變化而變化。 (三)稅制刻畫模型刻畫了稅收收入、非稅收入②和社會保障基金收入,2002年共計25020.35億元,根據中國稅制,按照它們對價格的影響機制分為生產稅、要素稅、增值稅、商品稅、關稅、收入稅和社?;?類。由于缺乏詳細數據,把非稅收入作為增加生產成本的生產稅處理;關稅作為對進口商品和服務征收的從價稅,不考慮從量征收方式,影響進口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企業(yè)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中對個體經營所得征收的部分作為對營業(yè)盈余征收的從價稅;個人所得稅作為居民收入的線性支出函數處理;營業(yè)稅、消費稅,作為對國內銷售商品征收的從價稅;資源稅、城建稅等一些小稅種,以及政府補貼、出口退稅為價內稅,全部作為對國內生產產品征收的從價稅。中國的增值稅規(guī)定比較復雜,且采用發(fā)票抵扣法征收,在詳細分析了增值稅稅制特點并嚴密推導后,把增值稅作為對商品銷售征收的從價稅處理。(四)模型結構和方程系統(tǒng)模型結構分為生產部門、居民、政府部門、國外部門、投資儲蓄、均衡條件和遞推動態(tài)方程等7部分。采用嵌套CES函數描述利潤最大化約束下的生產決策行為,第一層嵌套描述總產出與中間投入和增值(ValueAdded)的關系,第二層描述勞動和資本投入決策;產品出口與國內銷售決策采用固定替代彈性CEq、函數描述;進口行為采用阿明頓假設的CES函數描述;居民消費決策采用LES函數描述。模型結構詳見圖3—1和圖3—2。模型中把國民經濟分為13個生產部門(行業(yè)),13個商品部門,兩種居民類型和設備器具、建筑安裝兩種固定資產。共287個方程,287個內生變量。模型方程系統(tǒng)見第3章第7節(jié)。三、中國稅收CGE數據結構 稅收社會核算矩陣(TSAM,Tax Social Accounting Matrix)是稅收CGE模型的基礎數據結構,其數據組織滿足瓦爾拉斯一般均衡定理,是一定時期內一國(或地區(qū))各種經濟行為主體之間發(fā)生的交易數額的全面而又一致的記錄,是一個以方陣形式表示的“全面的經濟領域數據結構”。(一)構建中國稅收TSAM中國TSAM設置7類14個賬戶,分別是活動、商品、要素(勞動、資本)、機構(農村居民、城鎮(zhèn)居民、企業(yè)、政府)、國外部門、投資儲蓄(投資/儲蓄、庫存)、稅收(稅收、增值稅、非稅收入),共1000多個表格單元。數據主要來源于2002年中國投入產出表、統(tǒng)計年鑒、稅務年鑒、投資年鑒、海關年鑒等多種統(tǒng)計資料。由于這些統(tǒng)計資料的統(tǒng)計口徑和統(tǒng)計方法差異較大,造成TSAM構建工作復雜而煩瑣。根據本人構建體會,采用“先綜后分法”,制定科學合理的數據采信等級,深刻理解每筆數據的經濟含義,理清思路,按照8個步驟,先構建匯總的SAM,再構建分解的SAM,逐步進行比較合理。由于來源多樣且統(tǒng)計數據不完整,通常會造成數據缺失和矩陣不平衡等問題,需要根據經驗對缺失進行估計,采用專門的方法平衡TSAM。本書構建的匯總中國稅收SAM見表4—6和表4—7。以匯總的TSAM數據為控制數,按照生產、商品和居民賬戶分解原則,構建分解的TSAM。由于統(tǒng)計資料數據口徑不能滿足研究要求,一般情況下需要根據統(tǒng)計資料進行數據調整,比如投入產出表的進口數據包含進口關稅,勞動者報酬數據包含個體經營者的經營收入等。(二)模型校準模型校準是指根據基準年的TSAM數據計算模型方程需要的參數,比如平均稅率、規(guī)模報酬和共享比例參數,等等。一般情況下,CES、CET和LES函數的參數需要采用專門的方法,應用計算機程序計算。 (三)投資轉換矩陣投資轉換矩陣描述的是國民經濟各個行業(yè)固定資產來源結構。我國增值稅的征稅對象為部分行業(yè),且采用發(fā)票法抵扣,所以從非征收增值稅行業(yè)采購的固定資產進項稅不能抵扣;不同商品部門投資品的增值稅法定稅率不同,固定資產進項稅抵扣率也不同。在研究中國增值稅轉型問題時,投資轉換矩陣至關重要。中國公布的統(tǒng)計資料沒有固定資產來源結構數據,只有各個行業(yè)購進的固定資產數據,所以需要在現(xiàn)有數據的基礎上,運用專門的方法構建投資轉換矩陣。本書在研究國外這方面成果的基礎上,借鑒其構建方法,建立線性聯(lián)立方程組計算各行業(yè)購進固定資產結構數據。四、結論及政策建議在其他政策、經濟運行環(huán)境和增值稅征收范圍不變的情況下,應用本書構建的模型和數據,模擬計算抵扣設備器具購置進項稅額(方案一),或者轉為消費型增值稅(方案二)對經濟運行、國際貿易、政府收入、居民收入和消費、社會福利以及物價水平的影響,得出的結論是:相比較來說,動態(tài)模型計算結果比靜態(tài)模型計算結果顯著;轉為消費型比抵扣設備器具購置進項稅顯著;從總量角度看,不論是靜態(tài)模型還是動態(tài)模型,以2002年為基準年的計算結果顯示增值稅轉型對經濟增長、國際貿易、居民收入和消費、社會福利和物價水平的影響都非常微弱,但是對行業(yè)資本和勞動使用、行業(yè)產出等經濟結構有不同影響,說明增值稅轉型對經濟結構調整有一定影響;轉型對資本品需求、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影響不大,但對投資結構有一定影響,受益多的行業(yè)投資增長高,建筑業(yè)、農業(yè)和服務業(yè)有所減少,說明當前投資規(guī)模已經滿足經濟增長需要,轉型不會造成經濟過熱,但影響投資結構;轉型減少增值稅和政府收入,靜態(tài)模型和動態(tài)模型計算方案一的政府收入比不轉型分別減少436.102億元和511.614億元,靜態(tài)模型和動態(tài)模型計算方案二的政府收入比不轉型分別減少835.864億元和982.874億元,但是動態(tài)模型計算的政府收入仍然比上年有所增加,方案一比上年增長2266.097億元,方案二比上年增長l794.837億元??梢姡鲋刀愞D型降低了政府收入增長幅度,但沒有造成政府收入負增長,對政府預算影響不大。在當前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政府收入連年增長的情況下,根據模型計算結果,本書認為如果維持增值稅征收范圍不變,為了保持增值稅中性原則,避免地區(qū)序列和行業(yè)序列轉型帶來的不利影響,避免轉型為收入型增值稅帶來的征管問題,可以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生產型向消費型的增值稅轉型,其引起的經濟波動和政府收入減少都在可以承受的范圍內。五、研究思路和框架本書研究思路為:稅收CGE模型基礎理論研究、中國經濟和稅制特征分析、提出假設條件和宏觀閉合規(guī)則、建立模型方程系統(tǒng)、分析中國統(tǒng)計數據、構建匯總的TSAM、構建分解的TSAM、數據調整、模型校準、開發(fā)模型計算程序、模型準確性和靈敏性檢查、靜態(tài)模型和動態(tài)模型計算、結論檢驗和分析以及提出政策建議。六、創(chuàng)新和不足 (一)創(chuàng)新說明 1.研究方法的創(chuàng)新本書綜合了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數理統(tǒng)計、稅收學、建模方法、軟件工程和計算機技術,屬于多學科交叉研究,實現(xiàn)了理工科研究思想和經濟學研究方法相結合,知識運用合理、恰當且符合邏輯,很好地體現(xiàn)了系統(tǒng)工程的思想。2.構建了比較符合中國經濟實際情況和稅收制度特點的動態(tài)TCGE模型,詳細刻畫了增值稅運行機制,與其他研究者構建的CGE模型相比,是創(chuàng)新之處。3.稅收制度描述完整 模型中不僅刻畫了現(xiàn)行各個稅種,而且刻畫了社會保障基金和投入產出表中核算的非稅收入。 4.研究成果最新本書以中國2002年投入產出表為數據基礎得到模型計算結果,與其他研究成果相比,數據更新,研究成果更接近現(xiàn)實情況,更具有參考價值。5.完整描述了TSAM的構建過程在文章編寫過程中,本人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但沒有一個文獻完整詳細地描述了中國TSAM的構建過程,單元數據與宏觀統(tǒng)計資料的關系和計算方法。本書研究了中國宏觀統(tǒng)計資料的口徑,細致描述了TSAM每個單元數據的來源和計算過程。6.運用投資轉換矩陣描述購進固定資產結構在部分行業(yè)征收增值稅,且各行業(yè)增值稅征收率不同的情況下,投資轉換矩陣對描述增值稅轉型至關重要。國內研究增值稅轉型問題的文獻幾乎都沒有應用投資轉換矩陣,本書借鑒國外方法,構建了中國的投資轉換矩陣,并應用于分析增值稅轉型問題。(二)不足之處本書采用規(guī)范分析和模型數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中國稅收CGE建模和增值稅改革的經濟效應評價,雖然完成了理論研究、建模、TSAM構建、模型計算以及結論分析等全過程,但由于受數據、時間和本人能力所限,研究過程和結論還有如下不足之處,值得進一步研究探討:1.完全競爭市場和規(guī)模報酬不變假設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中國經濟實際情況; 2.充分就業(yè)假設不符合中國經濟系統(tǒng)中勞動力和資本閑置的事實;3.由于缺少分行業(yè)的出口退稅數據,把出口退稅作為生產稅處理,不能完全反映出口退稅制度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吨袊愂誄GE建模及其在稅收改革中的應用:以增值稅轉型為例》的作者是王敬峰。

作者簡介

  王敬峰,1972年生于江蘇省沛縣。1993年于中國礦業(yè)大學信電學院獲工學學士學位,2004年于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07年干中國人民大學財政與金融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博士后。長期從事稅收經濟效應分析、稅源專業(yè)化管理和稅收信息化建設等實踐工作,主要研究稅收經濟效應、稅收經濟建模、稅源管理現(xiàn)代化和稅收信息化等理論和實踐。

圖書目錄

摘要Abstract第1章 導論 1.1 選題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篇章 結構 1.4 研究內容 1.5 研究思路 1.6 創(chuàng)新說明 1.7 文獻綜述 1.7.1 CGE模型發(fā)展歷程 1.7.2 國外TcGE模型研究與應用 1.7.3 國內TCGE模型研究與應用現(xiàn)狀 1.7.4 國內TCGE模型研究應用趨勢第2章 稅收可計算一般均衡(TcGE)模型理論框架 2.1 TCGE模型概念 2.2 TCGE模型理論基礎 2.2.1 瓦爾拉斯一般均衡定理 2.2.2 新古典經濟理論 2.2.3 結構主義理論 2.2.4 生產結構理論 2.3 TCGE模型描述的經濟系統(tǒng)循環(huán) 2.3.1 經濟運行循環(huán) 2.3.2 經濟運行循環(huán)與瓦爾拉斯一般均衡 2.4 TCGE模型的基本假設 2.4.1 需求假設 2.4.2 生產假設 2.4.3 國際貿易假設 2.5 TCGE模型宏觀閉合規(guī)則 2.6 TCGE模型對稅收與經濟關系的刻畫 2.7 TCGE模型常用函數 2.7.1 函數形式選擇的原則 2.7.2 TCGE模型常用函數形式 2.7.3 常用函數特性 2.8 TCGE模型與局部均衡模型比較 2.9 TCGE模型的優(yōu)點和缺陷 2.10 TCGE建模及稅收政策模擬步驟 2.10.1 選擇合適的函數構建模型 2.10.2 構建基準均衡數據集 2.10.3 模型校準 2.10.4 稅收政策模擬和結果評估 2.11 TCGE模型發(fā)展動態(tài) 2.12 本章小結第3章 中國稅收可計算一般均衡(TcGE)模型的建立 3.1 構建中國TCGE模型的若干基本問題 3.1.1 經濟假設 3.1.2 中國TCGE函數形式 3.1.3 中國TCGE模型宏觀閉合 3.2 中國稅收制度在TCGE模型中的刻畫 3.2.1 中國稅制結構 3.2.2 2002年政府收人組成 3.2.3 中國稅制在模型中的刻畫 3.3 中國TCGE模型結構 3.4 中國TCGE模型方程 3.4.1 生產行為 3.4.2 居民行為 3.4.3 政府行為 3.4.4 進出口行為 3.4.5 投資和儲蓄 3.4.6 均衡條件 3.4.7 模型標度 3.4.8 遞推動態(tài)方程 3.5 模型計算程序 3.6 本章小結 3.7 附錄:模型方程、變量和參數列表 3.7.1 模型方程 3.7.2 模型內生變量 3.7.3 模型外生變量 3.7.4 模型參數第4章 中國稅收可計算一般均衡(TcGE)模型數據結構匯總的稅收社會核算矩陣(TsAM) 4.1 TSAM理論 4.1.1 TSAM概念 4.1.2 TAM的特性 4.1.3 TSAM賬戶設置 4.1.4 TSAM與經濟循環(huán)流動 4.1.5 TSAM與投入產出表的關系 4.1.6 TSAM與TCGE的關系 4.1.7 構建TSAM時存在的問題 4.1.8 TSAM數據更新與平衡 4.2 中國TSAM構建方法和步驟 4.2.1 構建方法 4.2.2 構建步驟 4.3 中國TSAM主要數據來源及相關口徑說明 4.3.1 主要數據來源 4.3.2 主要數據源相關問題說明 4.4 數據采信原則 4.5 匯總的初始中國TSAM構建 4.5.1 商品賬戶 4.5.2 活動賬戶 4.5.3 要素賬戶 4.5.4 機構賬戶 4.5.5 國外部門 4.5.6 投資一儲蓄賬戶:儲蓄 4.5.7 稅收賬戶 4.6 TSAM估計與平衡 4.6.1 TSAM估計與平衡的區(qū)別 4.6.2 TSAM的平衡方法——交叉熵法 4.7 本章小結 4.8 附錄 4.8.1 初始匯總的中國TSAM 4.8.2 平衡后匯總的中國TSAM 第5章 中國稅收可計算一般均衡(TCGE)模型數據結構:分解的稅收社會核算矩陣(TsAM)和參數 5.1 TSAM賬戶分解 5.1.1 賬戶分解原則 5.1.2 賬戶分解 5.2 分解的TSAM 5.2.1 投入產出交易數據 5.2.2 國內生產及稅收數據 5.2.3 國內消費數據 5.3 生產與貿易方程參數 5.3.1 阿明頓CES方程參數校準 5.3.2 總產出CES方程參數校準 5.3.3 增值CES方程參數校準 5.3.4 出口CET方程參數校準 5.4 居民線性支出方程參數 5.4.1 求解邊際預算份額□ 5.4.2 求解基本消費□ 5.5 本章小結第6章 中國稅收可計算一般均衡(TcGE)模型在稅制改革中的應用:增值稅轉型分析 6.1 國內增值稅轉型理論研究成果 6.1.1 增值稅轉型路徑選擇 6.1.2 增值稅轉型的經濟效應 6.2 增值稅轉型模擬方案 6.2.1 模擬前提條件 6.2.2 模擬方案在模型中的處理 6.3 模型計算結果分析 6.3.1 靜態(tài)模型計算結果分析 6.3.2 動態(tài)模型計算結果分析 6.4 結論和政策建議 6.5 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6.6 本章小結 6.7 附袁第7章 附件:模型計算程序參考文獻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