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有效教學實用課堂教學藝術》系列叢書問世,涉及小學語文、數學、英語,初中和高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學科共13種。叢書編寫的目的是給已在中小學教育崗位上的教師和即將踏上這一崗位的“準教師”提供一套有關如何確立課堂教學新理念,如何提高自己課堂教學藝術水平,進而提高教學效率,以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的教學參考書?,F在出版的這套《學科有效學法指導》系列叢書是《學科有效教學實用課堂教學藝術》系列叢書的“姐妹篇”。前一套叢書的讀者對象主要是教師,而現在這一套叢書的讀者對象除教師外,擴展到廣大中小學學生。大家知道,要真正實施“有效教學”,收到“花時少,收益高”的效果,教師除了要擺脫傳統(tǒng)教學思想中落后因素的束縛,確立適應時代發(fā)展需要的教學新理念外,還必須牢固地掌握并嫻熟地運用課堂教學藝術。但是,是否教師掌握和運用了課堂教學藝術,教學就一定高效了呢?答案是:不一定。因為課堂教學是一種“教”與“學”雙方的互動活動,如果只有“教”的高水平而沒有“學”的高水平,那么要想收到理想的效果,顯然是不可能的。而要提高學生“學”的水平,教師除了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外,還應當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教給他們一些具體實用的學習方法。不言而喻,學習方法與學習效果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方法不當,便會“事倍功半”;而方法得當,便會“事半功倍”。學生掌握了“因科而異”、具體實用的學習方法后,他們“學”的水平自然而然就會迅速提高。因此,我現在主編的這套系列叢書把重點放在了“有效學法指導”上。本套系列叢書最大的特色是實用性強。叢書編寫的目的是“為廣大中小學生和各科教師提供實用性強的半工具式的學習方法輔導書”,所以編寫時有意淡化理論色彩,盡量介紹得通俗、具體。我們期望這套叢書能成為各學科教師“教”的“好幫手”,中小學生“學”的“好伙伴”。在這一總體特色的統(tǒng)攝下,具體說來,在寫作方面還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體例新穎。介紹每種方法時,一般從“簡述”、“適用”、“操作”和“注意”四個方面加以敘說,針對性強,因而對讀者富有吸引力。二是敘說平實并能緊密聯系實際。每種方法介紹過程中都配有具體的教學實例,敘說注重自然、平實,這樣寫無疑會增強書中介紹的各種方法的實用性,以收到“要讓讀者愿意閱讀,讀來有用”的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