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總論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哲學學部集刊(2012)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哲學學部集刊(2012)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哲學學部集刊(2012)

定 價:¥198.00

作 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哲學學部集刊編輯委員會 編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社會科學總論

ISBN: 9787509734759 出版時間: 2012-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全2冊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201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對學部進行了機構調(diào)整,設立歷史學部,原文史哲學部更名為文學哲學學部。調(diào)整后的文學哲學學部決定繼續(xù)編輯出版學部集刊,定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哲學學部集刊》,選收中國社會科學院相關學科學者發(fā)表的優(yōu)秀論文,以集中展現(xiàn)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哲學、宗教學、語言學學科最新、最有代表性的學術成果。集刊每三年編輯一次,選收論文發(fā)表時間范圍為編輯年份以前的三年,本次《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哲學學部集刊》選收時限為2008~2010年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為了保證《集刊》的質(zhì)量,成立了本《集刊》編輯委員會,由文學哲學學部的學部委員和相關研究所所長擔任編委;確定了嚴格的編選程序,由研究所推薦,編委會審定篇目。在初選論文的取舍過程中,編委們根據(jù)本《集刊》所收論文應該有創(chuàng)新見解、理論深度、學術新意,最好應具有學術示范意義的標準,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他們的工作對保證《集刊》應有的水平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哲學學部集刊(2012)》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文學卷 
 文學翻譯與百年中國精神譜系——楊義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及其面臨的挑戰(zhàn)——張炯
 三十年間——錢中文
 經(jīng)典的流播與糾察——瞿秋白譯介普列漢諾夫文藝理論的歷史是非——胡明
 美學的圍城:鄉(xiāng)村與城市——高建平
 由《牡丹亭》的傳播看戲曲改編與演劇通例——鄧紹基
 從《紅樓夢》前十回看程乙本對程甲本的修改——劉世德
 《新譯王維詩文集》導讀——陳鐵民
 從執(zhí)著的故國家山之思向宏通的大中華觀念提升
 ——元好問文學中“中國”意識和華夏正統(tǒng)觀的呈現(xiàn)——劉揚忠
 元詩文獻辨?zhèn)巍獥铉?br /> 說“玩物喪志”——對明清之際士人的一種言論的分析——趙園
 釋“齊氣”——劉躍進
 王漁洋“神韻”概念溯源——蔣寅
 再說“荊生”,兼及運動之術——陸建德
 從荷馬到冉皮勒:反思國際史詩學術的范式轉(zhuǎn)換——朝戈金
 史詩觀念與史詩研究范式轉(zhuǎn)移——尹虎彬
 《格薩爾》伏藏文本中的“智態(tài)化”敘事模式
 ——丹增扎巴文本解析——諾布旺丹
 《瑪納斯》史詩在西方的流傳和研究——阿地里?居瑪吐爾地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從概念到實踐——巴莫曲布嫫
 《奧義書》導言——黃寶生
 《加繆全集》總序——柳鳴九
 錢鍾書與白瑞蒙——郭宏安
 經(jīng)典背反及其他——陳眾議
 全球化語境下的“文化自覺”三議——盛寧
 “英雄”的演化:從茉兒到帕梅拉——黃梅
 “我不是神”
 ——《奧德賽》16 154~212里人物辨識神人現(xiàn)象的文本解讀——陳中梅
 試論巴赫金的“文本理論”——周啟超
 為何是荷爾德林?——海德格爾與荷爾德林詩歌的對話——李永平哲學、宗教與語言學卷 
 國際金融危機與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命運——王偉光
 核心價值體系與中國發(fā)展道路——李景源
 實踐概念和哲學基本問題——陳筠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世界意義——徐崇溫
 論科學發(fā)展觀的特點——趙鳳岐
 克爾凱郭爾與黑格爾哲學——汝信
 康德的“批判哲學”與“形而上學”——葉秀山
 亞里士多德的實踐哲學和對希臘城邦文明的理論總結(jié)——姚介厚
 費希特哲學體系簡評——梁志學
 《梨俱吠陀》導論——巫白慧
 綜合創(chuàng)新之路的探索與前瞻——方克立
 《周易》的社會“和諧”理念——李惠國
 “全球化”的宗教與中國政教關系——卓新平
 關于我國宗教學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杜繼文
 青年黑格爾派和費爾巴哈宗教觀理論概說
 ——從19世紀青年黑格爾派宗教批判運動到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呂大吉
 先秦諸子哲學對宗教傳統(tǒng)的繼承與轉(zhuǎn)化——余敦康
 宋元明清佛教史論綱——魏道儒
 明清時代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楊曾文
 羅教的演變與青幫的形成——馬西沙
 當今世界伊斯蘭教若干問題評述——吳云貴
 中國伊斯蘭教教派歸屬的幾個問題——金宜久
 概念疊加與構式整合——肯定否定不對稱的解釋——江藍生
 英漢否定詞的分合和名動的分合——沈家煊
 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諸語言:使用及分布格局的變化——黃長著
 北京話連詞“和”讀“漢”的微觀分布
 ——兼及臺灣國語“和”讀“漢”音溯源——侯精一
 元白話特殊語言現(xiàn)象再研究曹廣順——陳丹丹
 漢語名詞性短語的句法類型特征——劉丹青
 語音史研究中歷史比較研究與歷史文獻考證相結(jié)合的幾個問題——麥耘
 漢語方言里與趨向動詞相關的幾種語法化模式——吳福祥
 論元的分布與選擇——語法中的顯著性和局部性——胡建華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