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老舍作品語言藝術》收錄了改革開放以來我發(fā)表的關于魯迅作品語言藝術方面的文章十五篇,關于老舍作品語言藝術方面的文章三篇。這些文章分別發(fā)表在《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語文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語文學習》、《修辭學習》、《漢語學習》等刊物上以及北京語言學會、中國修辭學會的年會論文集上。文章發(fā)表的時間不同、刊物不同,因而文章的體例也有些不同。現(xiàn)在輯錄在一起,仍保持原來的樣子,不作變動。關于魯迅作品語言藝術的十五篇文章,對魯迅的小說、雜文的語言都作了探討,對詞語的選用和錘煉、句子的錘煉以至標點的選用都作了研究。研究詞語選用錘煉的文章多一些,談了實詞,也談了虛詞,虛詞中又具體談了副詞、助詞“了”、助詞“的”。句子錘煉的文章少。有些文章還對魯迅手稿的改動和魯迅將單篇文章編成文集時語言上的改動作了研究??偲饋碚f,這十五篇文章從幾個方面比較全面地研究了魯迅語言。《魯迅、老舍作品語言藝術》收錄的兩篇關于《駱駝祥子》語言的文章,對老舍的代表作《駱駝祥子》的用詞造句特點做了較為全面的研究。《(駱駝樣子)的詞語選用》一文對《駱駝祥子》選用詞語的特點以及選用得精彩的詞語都做了具體的分析。《(駱駝祥子)多樣化的句式及其表達效果》一文把《駱駝祥子》一書中使用的較為特殊的句式都一一挑選了出來,并對這些句式的結構特點和表達效果做了具體分析。其中有些句子的語法結構是語法學論著未曾提到過的。老舍是小說家,小說主要是塑造人物形象?!独仙彡P于人物的比喻》一文便是對老舍小說中用以描寫人物的比喻做了研究。分析了這些比喻的特點。魯迅、老舍都是語言大師,他們的作品給我們留下了運用語言的范例。研究他們作品的語言藝術,可以使我們很具體地向魯迅、老舍學習運用語言的技巧,提高我們使用語言的能力。這些研究還豐富了修辭學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