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第一章 統計的角度
統計的導向
扭曲的數字
統計之眼
你不說我也知道
相對迷人眼
疫情!統計?
科學的統計精神
總統選舉、央視標王與彩電業(yè)虧損
站在法律的邊緣 眺望道德的彼岸
真實的謊言
被就業(yè)與登記失業(yè)率
社會的臥底
魔鬼詞典之統計篇
第二章 窮人經濟學
越窮越生
讀書無用論
先污染后治理
血汗民工路
免征農業(yè)稅:蛋糕還是苦藥
小城鎮(zhèn)饑渴
年關將近再話窮人
三農問題的多角度觀察與系統性解決
從“不差錢”到過剩
第三章 富人經濟學
投機倒把
壟斷利潤與灰色收入
錦衣晝行
狗年狗患
遺產稅:打了折的懷念
游戲啟示錄:先發(fā)優(yōu)勢與資本的原罪
“雙規(guī)”與“巨額財產來源不明”
投資是一種信仰
富人的覺悟
第四章 價格之惑
生命誠可貴
一諾千金
書中自有黃金屋
美麗不打折
有錢的捧個錢場
房價:倒彩里的“漲聲”
沒有技術含量的打劫
豬年故事
關于同工同酬的偽問題
從“菲傭”到農民工
那只用來賣貓的碗:收藏品的價值分析
默認貶值與分化:單雙號限行的困惑
第五章 管理的價值
公務員制度:一張缺藥的處方
無言的結局:世紀末的公務員制度
管理的價值
電梯間的資源配置與效率問題
無知之幕:公平有效的規(guī)則
超市中如何排隊
教育、高考和證書
慢騎比賽
契約的效率
又到挖溝時節(jié)
市場的細枝末節(jié)之一:塑料購物袋的厚度
市場的細枝末節(jié)之二:牛肉面的價格
市場的細枝末節(jié)之三:空調的溫度
市場的細枝末節(jié)之四:月餅的包裝
投入即產出:行政管理支出的悖論
畸形的經濟之一:奶粉事件的追問
畸形的經濟之二:“救市主”存疑
畸形的經濟之三:“發(fā)達”的第三產業(yè)
開會的效率
誰的責任在飛?
樓道里的雨傘
事業(yè)單位改革芻議之一:破題的角度
事業(yè)單位改革芻議之二:績效的衡量
事業(yè)單位改革芻議之三:公益的邊緣
別拿村長不當干部
第六章 道德的效率
讓梨者的覺悟與分粥者的智慧
志愿失靈與公益不足
道德的效率
道德危機與激勵機制
經濟學家的責任
奢靡的紀念
第七章 茶座書香
“經濟人”看不見的“手”與“腳”
看不見的后腿:經濟增長中的內需不足
住房裝修、企業(yè)集團與諾貝爾經濟學獎
“囚徒博弈”、協議價格與國企改革
聯系匯率、對沖基金與香港金融風波
格林斯潘與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雙刃之劍:積極財政政策
“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的發(fā)展進程
知識經濟
犯罪的成本
幸福傳感器
節(jié)日經濟學
九八洪水:“破窗”理論與消費需求不足
從反不正當競爭到物權立法
對不勞而獲的認可?
酒的溢出效應
環(huán)保秀
繁體字與英語
博彩業(yè)的是與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