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大白,竟令賢明國君慘遭滅頂之災——從《俄狄浦斯王》漫談西方戲劇中的“發(fā)現(xiàn)”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古希臘戲劇家筆下的“突轉”探析
西方戲劇傳統(tǒng)中的“弱項”抑或“強項”?——試探“預敘”在古希臘戲劇中的成功運用
《詩學》理論與創(chuàng)作實踐的明顯背離——芻議“停敘”在古希臘戲劇中的實際運用
“突轉”的妙用與“幕后戲”的構設——《威尼斯商人》藝術特征新解
“戲中戲”的幾種類型及其基本功用概覽——以莎士比亞三部劇作為例
熟諳戲劇技巧的藝術大師——莎士比亞戲劇創(chuàng)作特征新探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隱帷幕后——由鮑父與金八形象比較縱論戲劇中的“幕后人物”
一方手帕與一把折扇,演繹不朽人生悲劇——《奧賽羅》與《桃花扇》對道具的妙用比較
禍端自是君王啟,傾國何須怨佳人?——克莉奧佩特拉與楊玉環(huán)兩位“亡國女”形象比較
諷刺喜劇創(chuàng)作可資借鑒的范本——莫里哀喜劇“諷刺”藝術綜論
將藝術之根深植于民間戲劇的沃土中——莫里哀喜劇“鬧劇化”特征初探
悲喜交錯乎?——莫里哀喜劇藝術風格置疑
盤馬彎弓總不發(fā),千呼萬喚始出來——《偽君子》與《單刀會》開場比較
踏破鐵鞋無覓處,天涯何處無此人?——《慳吝人》與《看錢奴》“吝嗇鬼”形象異同比較
娼妓制碾壓下呻吟的一對異國姊妹 ——《茶花女》瑪格麗特與《日出》陳白露形象比較
尋尋覓覓尋不到,“四川好人”今安在?——布萊希特寓意劇《四川好人》初探
從構設故事情節(jié)到凸顯生活本相的嬗變——皮蘭德婁《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戲中戲”解頤
夫妻同陌生殊途又異歸——《秋胡戲妻》與《禿頭歌女》比較
由漠視規(guī)避到刻意為之所折射的西方現(xiàn)代派戲劇之創(chuàng)新性——奧尼爾戲劇創(chuàng)作對“停敘”的大膽運用探析
真金不怕烈火練,舊話重提又何妨?——從幾部劇作看戲劇創(chuàng)作中的“重復”藝術
別有幽情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停頓”在契訶夫與曹禺筆下的妙用
欲知后事如何,且容慢慢道來——試探元雜劇中的“延宕”藝術
閻浮世界一大戲場,舞臺人生孰假孰真?——試探《真傀儡》等幾部明清戲劇中的“戲中戲”
元雜劇中的“發(fā)現(xiàn)”與“突轉”藝術——以關漢卿、紀君祥、王實甫、孟漢卿創(chuàng)作為例
“一鱗半爪”的“拋扣子” ——元雜劇中的“預敘”藝術管窺
別具一格的“抒情密室”與“打背躬” ——《陳州糶米》等元雜劇對“停敘”的獨特運用
嬉笑怒罵皆成戲,“角色越位”為抒情——關漢卿戲劇創(chuàng)作特色二題
軟玉溫香抱滿懷春至人間花弄色——崔鶯鶯與張生情愛生活的現(xiàn)代闡釋
張生與鄭恒:究竟誰在破壞他人的愛情幸福?——《西廂記》中的“第三者”趣談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