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國高校體育教材發(fā)展史上看,教材與課程有著密切的關系,教材使課程計劃和課程綱要成為可供操作的依據,它不僅能夠使課程綱要中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轉化為可供教師和學生理解和操作的具體方案,而且其內容和編排體系也反映了一定時期社會對體育教育的影響和教材編制設計者一定的課程理念和教學理念。因此可以說,教材改革是體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镀胀ǜ咝sw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理論探索》作為體育課程的載體,它的編制一直頗費神思,同時又是期望最多、非難最多的一個工程。1985年以來,盡管高校體育教材編寫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終難有大的突破,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即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理論研究還不能夠為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實踐活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理論研究的滯后必然導致實踐的茫然和低效,因此,作為一個研究課題,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理論研究是一個長期性課題,它有待于體育教育工作者從不同視角、以不同方法進行深入持久的探索?;诖?,《普通高校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理論探索》嘗試從體育教材編寫可資借鑒的理論入手,在分析和探討體育教育價值轉型的基礎上,重新確立高校體育教材目標,構建高校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理論框架,并對構成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理論框架的三個主要元素進行較為深入的探討。最后,《普通高校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理論探索》對教材編制過程中的評價、高校體育教材編制現(xiàn)狀、教材多樣化進行了研究探討。本研究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期待能為后續(xù)者的研究奠定鋪路基石。本文創(chuàng)新之處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提出體育教育目標的分類和層次的確定是設計與編寫體育教材的核心問題,是不同學段教材內容銜接的關鍵所在。本研究根據學習理論將體育教育的五個領域目標分為認知、運動技能、情感態(tài)度三種學習類型;同時,根據教育目標分類理論將體育教育目標分成可以觀察和測量的不同層次,這就為教材內容的選擇與改造提供了依據,為教學結果的測量與評價規(guī)定了標準,為解決長期困擾人們的教材重復問題指明了方向。第二,從“體育教材內容選擇、組織、呈現(xiàn)”三個維度對高校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理論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整體研究,突破了以往體育教材理論研究較為零散、尚無系統(tǒng)的研究狀況。長期以來,體育教材內容的選擇依據幾條原則來選擇,實踐證明這些教材內容選編原則的功能是很有限的,在實際判斷和篩選具體教材時并不能成為一個實用的標準。本文提出了“任務分析”理論,為教材內容的選擇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方法途徑。在對高校體育教材組織結構的研究中,根據體育學科的特點,揭示了根據不同的組織要素來安排教材內容順序,教材可呈現(xiàn)出分離、線性、層次及網狀等多種不同的內容結構,體現(xiàn)出教材內容組織的多樣性,從而為體育教材多樣化提供了理論基礎。所構建的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理論框架對高校體育教材建設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所提供的方法和技術在編寫實踐中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第三,首次對“體育教材編制過程中的評價體系”進行研究,通過對教材編制不同階段評價目的、評價主體、評價過程和評價指標的研究,初步構建了體育教材編制評價的標準和框架,強調編制過程中的評價對提高教材編制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傊?,本研究打破以往對體育教材編制研究的感性化、經驗化的研究方式,從理論層面入手,結合當前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實際需要,系統(tǒng)地闡述了高校體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的原則、方法和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