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第一章 活躍于東亞各國之間的道明會傳教士:高母羨
第一節(jié) 中西文化交流上的高母羨研究
第二節(jié) 高母羨出使日本之行始末
附錄一 1590年致危地馬拉會友書信中有關中國的部分
附錄二 高母羨致范禮安等人書信的抄作
第二章 托馬斯·阿奎那哲學在中國的翻譯
第一節(jié) 利類思的《超性學要》
第二節(jié) 《超性學要》詞匯研究的價值
第三節(jié) 《超性學要》第一至三卷的新詞語
第四節(jié) 《超性學要》第一至三卷中新詞語的特點
第三章 天學在清初的傳播:《天教明辨》初探
第一節(jié) 學術研究領域中的張星曜
第二節(jié) 張星曜生平及其奉教著述
第三節(jié) 《天教明辨》文本初探
第四節(jié) 《天教明辨》文本來源考證
第五節(jié) 《天教明辨》中的基督救贖與人的救贖
第六節(jié) 從《天教明辨》與《天儒同異考》之比較論其“天儒觀”
第七節(jié) 結語
附錄一 《天教明辨》自序
附錄二 天教明辨目次
附錄三 《天教明辨》之張星曜論述
附錄四 (美)孟德衛(wèi)《被遺忘的杭州基督徒》
第三章 透過黑色玻璃(翻譯)
第四章 基督教文學中中國的傳播——以《輕世金書》為中心
第一節(jié) 問題與方法
第二節(jié) 《效法基督》在歐洲
第三節(jié) 陽瑪諾的《輕世金書》
第四節(jié) 翻譯比較研究初步
第五節(jié) 朱宗元的理解
第六節(jié) 結論
附錄一 《輕世金書》圣經經文引用對照表
附錄二 方豪考證之各版本漢譯《效法基督》
第五章 清初士人與傳教士
第一節(jié) 文獻與研究問題
第二節(jié) 《閩中諸公贈詩》及士人研究
第三節(jié) 《碑記贈言合刻》及士人研究
第四節(jié) 《贈詩》與《碑記贈言合刻》士人群體對比研究
第五節(jié) 結論
附錄一 《閩中諸公贈詩》點校
附錄二 《碑記贈言合刻》點校
第六章 明末天主教徒韓霖之自我身份認同
第一節(jié) 韓霖其人及其著作
第二節(jié) 前人研究梳理綜述
第三節(jié) 以韓霖為個案,淺析明末清初第一批天主教徒之身份認同
第四節(jié) 結語
附錄一 《圣教信證》一書及其疑點與引發(fā)的思考
附錄二 韓霖詩文輯錄
第七章 中國派往歐洲的使者——卜彌格研究
第一節(jié) 卜彌格與南明王朝
第二節(jié) 卜彌格與基歇爾
第三節(jié) 卜彌格在《中國圖說》中的插圖
第四節(jié) 卜彌格與中醫(yī)西傳
第八章 儒學在西方的傳播:殷鐸澤及其《中國政治道德學說》
第一節(jié) 學術史及其方法論
第二節(jié) 《中國政治道德學說》版本探究
第三節(jié) 殷鐸澤的生平
第四節(jié) 《中國政治道德學說》的文本分析
第五節(jié) 《中國政治道德學說》中的翻譯策略
第六節(jié) 思想與文化轉移的多重性
第九章 對歐洲出版的第一部中文字典的注釋(1670年)
一、《中國圖說》以及法語版增補字典關于原始資料和作者的問題
二、字典里運用的羅馬字拼音體系
三、字典中的詞匯條目作為中國本國語言的一項來源
附錄 字典的樣本頁,包括羅馬拼音和漢字
表格A 各種羅馬字拼音體系的不同特性
表格B 不同羅馬字拼音體系的對照表
第十章 衛(wèi)匡國的《中國文法》
第十一章 意大利漢學的興起與發(fā)展
第一節(jié) 意大利漢學:從1600年到1950年
第二節(jié) 從1945年至今的意大利漢學
附錄:意大利漢學家馬西尼采訪錄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