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最早的藝術品種之一。它是中華文化成就卓異的一部分,是古國文明最富有民族內蘊與特征的一大標志。歷史上紫陽就有“民歌之鄉(xiāng)”一說,新中國建立后,民歌在這片土地上愈顯活躍。上個世紀末期,民歌活動更是蓬勃興旺,現(xiàn)代傳媒手段使紫陽民歌聲名愈顯。本世紀初,國家文化部和陜西省文化廳分別授予紫陽縣“中國民間藝術之鄉(xiāng)”和“民歌之鄉(xiāng)”稱號。在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紫陽民歌列于其中。這一切,已可說明紫陽民歌植根土壤之深厚,外界影響之廣泛,同時說明紫陽民歌之珍貴。它是瑰寶,是國寶,在中華民族的藝術典藏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僅用一句話述說它何以寶貴,應該說,它有其特殊價值,它對本地區(qū)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