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心理學夢、性與饑渴:生物心理學的解讀

夢、性與饑渴:生物心理學的解讀

夢、性與饑渴:生物心理學的解讀

定 價:¥25.00

作 者: (美)詹姆斯·卡拉特 著 李新影 等 譯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心理學

ISBN: 9787115288783 出版時間: 2012-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0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弗洛伊德認為,行為的根本原因在于“本我”,孔子也提出“食色性也”這一著名論斷。人類的這些基本需求與動機到底來源于哪里、為什么會形成、有何規(guī)律,有何秘密?《夢、性與饑渴》改編自詹姆斯·卡拉特的名著《生物心理學》,其主要內容在于探討睡眠、做夢、饑渴、體溫、生殖與性等人類基本需求在生理學和心理學方面的根源與意義。詹姆斯·卡拉特擅長用淺顯有趣的文字講解科學道理,也因此被稱為“生物心理學領域內的戴維·邁爾斯”《夢、性與饑渴》從專業(yè)心理學的角度揭示人性的秘密。

作者簡介

  James W. Kalat,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心理系教授,講授心理學導論和生物心理學課程。他生于1946 年, 于1968 年以最優(yōu)等成績(summa cum laude)獲得杜克大學本科學位,并于1971 年從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是《心理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8e) 的作者, 并與Michelle Shiota 合著《情緒》(Emotion)一書。除了撰寫教科書,他還在期刊上發(fā)表了關于味覺厭惡學習、心理學教學等主題的文章。他在前妻過世后再婚,現(xiàn)在膝下有親生子女三人、繼子女兩人和孫子女三人。譯者簡介:李新影,副研究員,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瑋文,副研究員,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蘇彥捷,教授,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張明,教授,北師范大學心理學系。

圖書目錄

為什么像人類這樣活躍的動物需要花上其生命中1/3的時間睡覺,這是一個相當耐人尋味的問題。
1. 睡與醒
電器只有在有人關掉它時才會停止運轉,但大腦不同,它會周期性地啟動或關閉自己。
2. 睡眠
如果我們把睡眠看成是一部壞了的機器,我們不會關心它是由大腦的哪個部分產(chǎn)生的。但如果我們把睡眠看成是在演化過程中形成的、服務于特定功能的特異狀態(tài)時,我們就會關心到底是怎樣的腦機制在調節(jié)它。
3. 睡眠與夢
即使我們不妄自菲薄對睡眠已有的了解,也要注意還有許多關于睡眠的基本問題沒有得到解決。REM 睡眠的功能是什么?做夢有什么功能嗎,或者只是一種偶發(fā)事件?
生命體內每一個化學反應均發(fā)生于水溶液中,我們的各種行為都是為了使合適的化學物質處于適當?shù)谋壤瓦m宜的溫度。
4. 體溫
有的動物會做出許多令人困擾的行為,這些行為可從體溫調節(jié)的角度給出解釋。
5.渴
哺乳動物身體的70% 由水構成。沒有食物,人們有時可存活數(shù)周,但沒有水卻不可以。
6. 饑餓
進食行為由多個腦區(qū)調控,由于這一系統(tǒng)如此復雜,它可能以多種方式產(chǎn)生錯誤。然而,系統(tǒng)的復雜性同時也提供了一種安全性保障。
性有什么好處呢?我知道,人們會從中得到享受。但是為什么我們進化出依靠性來繁殖而不是通過個體繁殖呢?生物學家的解釋是:有性繁殖可以增加基因的變異度,從而可以更快速地適應環(huán)境的改變。
7. 性與激素.1
神經(jīng)系統(tǒng)通過突觸將神經(jīng)細胞一一聯(lián)系。對于與性活動相關的一些信息,則需要調動激素。
8. 性行為的多樣性
今天的人比金西的年代更加意識到性的多樣性,也更容易接受,但有的人還是無法容忍。生物學的研究不會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他人,但是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我們是如何的不同。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