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一 命題詮釋
二 研究范圍的界定
三 選題意義
四 研究現(xiàn)狀綜述
五 研究方法
六 本書的創(chuàng)新之處、理論框架及主要思想
七 本書的邏輯結構和各章節(jié)的主要內容
第一章 偵審關系的基本問題
第一節(jié) 偵查權力結構分析
一 基本概念的界分
二 偵查權的擴張本性
三 偵查權的結構層次特性
四 公訴權表達偵查權的難題
五 刑事訴訟三方四極構造--偵審關系的立體維度
第二節(jié) 司法權力結構分析
一基本概念的使用說明
二 司法權之核心屬性
三 司法權概念的嬗變
四 關于誰來監(jiān)督司法權
第三節(jié) 司法權制約偵查權的必然性分析
一 檢察權制約偵查權的局限性
二 行政控制的有限性和法律實體處罰的滯后性
三 司法權制約偵查權的法理依據
四 司法權制約偵查權的基礎
第四節(jié) 偵審關系運行之應然樣態(tài)
一 偵審關系的三個應然樣態(tài)
二 偵審關系的兩個基本內容
三 偵審關系運行的制度邏輯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偵審關系的西方模式--審判中心主義
第一節(jié) 強制性偵查行為的司法授權
一 英美法系的令狀制度與憲法保障
二 大陸法系的偵查行為法定化加令狀主義
三 日本和意大利的改革
第二節(jié) 偵查過程的司法規(guī)制
一 迥異的啟動形式與相同的審查理念
二 對逮捕行為合法性審查--毫不遲延地向法官解交
三 對羈押行為合法性審查--司法官負責定期復查
四 對其他偵查行為合法性的審查
第三節(jié) 主審法官案卷接觸限制
一 英美法系之起訴書一本主義--偵審阻斷
二 大陸法系之卷宗移送制度--偵審連鎖
三 日本之起訴制度改革--偵審連鎖抑或阻斷
第四節(jié) 偵查筆錄之證據能力裁判
一 法律文本的考察
二 程序性裁判機制的確立
三 實踐效果的考量
第五節(jié) 偵查證據之證明力裁判
……
第三章 偵審關系的中國模式
第四章 獨立而不失控
第五章 阻隔而不阻斷
第六章 受控而不依附
第七章 偵審關系之隱形紐帶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