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理氣性心之間:宋明理學的分系與四系

理氣性心之間:宋明理學的分系與四系

理氣性心之間:宋明理學的分系與四系

定 價:¥28.00

作 者: 向世陵 著
出版社: 湖南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哲學系列
標 簽: 宋、元哲學(960~1368年) 中國哲學 哲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11131130 出版時間: 2006-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shù): 47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理氣性心之間:宋明理學的分系與四系》是第一部系統(tǒng)研究宋明理學分系的專著。以“復性”為主線,以性論為中心,闡釋宋明理學的形成和發(fā)展,認為以性為本的思維不但是湖湘性學的基本觀點,而且,是理學之所以整合為一體的關鍵,理學的“全體”與分系、一性的通貫與四系的并立本來相互發(fā)明。其重要特點表現(xiàn)為在系統(tǒng)梳理和深入研究宋明理學既有二系、三系、一系說的基礎上,新創(chuàng)道學(程朱理學)、氣學、性學和心學四系說。

作者簡介

  向世健,男,1955生,四川仁壽人。哲學博士?,F(xiàn)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哲學(儒家哲學、儒釋道三教關系)研究。出版《中國學術通史·魏晉南北朝卷》、《中國哲學范疇叢書·變》、《善惡之:胡宏·性學·理學》、《(馗書)選注》、《儒家的天論》等多部專著;主編《中國哲學智慧》、《智慧的故事》、《寫給大眾的中國哲學》等教材。兼任《中國哲學史》副主編、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哲學》顧問,為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理事、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北京市哲學學會理事。

圖書目錄

引言 唐五代的性論走向
第一章 以性為本觀的初期形態(tài)
一、性無善惡論的形成
1.歐陽修的性不必究善惡
2.契嵩的性無善惡
3.邵雍、周敦頤的性論
二、性無善惡論的展開
1.王安石的性不可善惡言
2.蘇軾的善惡非性所有
三、性善惡混的新發(fā)展
1.司馬光“疑孟”而尊揚
2.張載論善惡混與“合兩”成性
四“生之謂性”與張、程之間
1.“生之謂性”的新解
2.對“性與天道”問題的思考
3.張、程之間及性、氣、理的關系
第二章 道南學派與性學的創(chuàng)立
一、程學傳承
二、《春秋》學
三、《中庸》學
四、《周易》學
五、《論語》學
六、《孟子》學
七、《大學》學
第三章 “理學”的產(chǎn)生
一、整體“理學”的形成
1.從“經(jīng)學”到“道學”
2.名與實之間——道學、心學與性學
3.“道學”概念的變化
二、“理學”概念的出現(xiàn)與含義
1.朱熹的“道理“與“理學”
2.黃震的“理學”
第四章 理學分系的歷史考察
一、理學的總結(jié)與學術自覺
1.《圣學宗傳》與《理學宗傳》
2.《明儒學案》與《宋元學案》
二、理學分系的由來與歷史
1.道統(tǒng)論的共遵前提
2.道統(tǒng)論與一系說
3.理學分系的不同意蘊
三、兩系之分與朱陸異同之辯
1.宋元時期的早異晚同說
2.程敏政的“道一”說
3.王守仁的“朱子晚年定論”
4.陳建的朱陸“早同晚異”
四、朱陸“和會”與終歸一致
1.吳澄的兼采兩家
2.鄭玉的“和會朱陸”
3.黃宗羲的“終歸一致”
第五章 當代流行的宋明理學分系
一、20世紀中期前后的理學分系
1.夏君虞先生的分系說
2.吳康先生的分系說
3.黃公偉先生的分系說
二、當代“三系說”之一——理、氣、心的三分
1.馮友蘭先生的三系說
2.張岱年先生的三系說
3.張立文先生的三系說
三、當代“三系說”之二——性、心、理的三分
1.牟宗三先生三系說的構成和特色
2.牟宗三先生分系的理由斟酌
四、勞思光先生的一系說
1.對二系說的否證
2.對三系說的否證
第六章 性學的體系與四系之間
一、以性為本的性學體系
1.性物一體
2.善惡不足以言性與性體心用
3.心以成性與察識先于涵養(yǎng)
4.性為天命全體和為學大體
二、朱學的“性即理”與性善原則
1.以理為本與“性即理”
2.“性善”主線與理本論的確立
三、陸王說性與“心即理”說
1.說性與不說性
2.心即性與性即心
3.心即理與性即理
四、明代氣學與性氣“一本”
1.生之理與性即氣
2.動靜皆性與性無不該
3.性善惡雜與善惡的生成
第七章 性學遺產(chǎn)與學術傳承(上)
一、以性為本
1.薛碹的“明性”為先
2.唐甄的“性統(tǒng)天地”
3.李光地的“理即性”說
二、性無善惡
1.王守仁的性無善惡
2.錢德洪、王畿論無善無惡
3.楊東明對性無善惡的新解
4.劉宗周、黃宗羲對性無善惡的否定
第八章 性學遺產(chǎn)與學術傳承(下)
一、心以成性與吾學“本心”
1.理氣、心性之“一二”
2.以心為本與心性合一
二、性命全體與理學整體
1.高攀龍的“理氣心性”觀
2.王夫之對理學諸命題的總結(ji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