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質疑,再質疑
文懷沙的真實年齡及其他
答復文懷沙先生的“視頻談話”
我為什么要質疑文懷沙?
我的主要目的是打假
歷史敘述與史料
珍愛歷史文化
可惜從此失荊州
喜聞荊州去復來
可惜從此無徽州
徽州,徽州,欲說還休
襄樊何不稱襄陽
憂慮周莊
憂慮告示牌
北大的拆墻
風景的悲哀
紀實,還是編造?
《沈從文與丁玲》為何被“腰斬”?
有多少天窗可以再開?
煩惱
底線:巴金贈書為何流失?
在恐懼中開始生活
貼金與空白
“改寫”之憂
永遠的困惑與誤區(qū)
二、讀書懷人
告別權力的瞬間
我寫《告別權力的瞬間》
歷史還原:必要與可能
生命的穿透力如此強烈
在冬天,懷念梅志
記憶,為何如此美麗
解讀一個村莊
信與畫結伴而行
鉤沉,為了填補
冷寂無聲,水流恒久
沉靜從容而行
記憶喧嘩
雁來燕去.二十春秋
畫出心中的巴金
“跑好人生最后一圈”
三、“歷史就在我們每個人身上”
“歷史就在我們每個人身上”
站在斯霞老師雕像前
殘缺的窗欄板:紅衛(wèi)兵運動再思考
舊夢重溫時:“五七干?!钡臍v史回望
直面現(xiàn)實,追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