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近代翻譯的發(fā)展脈絡
第一節(jié) 始于史地:近代翻譯的發(fā)軔期
第二節(jié) 繼以工藝:近代翻譯的初行期
第三節(jié) 盛于政制:近代翻譯的急進期
第四節(jié) 歸于文學:近代翻譯的轉折期
第二章 以救國圖強為核心的動機和目的闡述,以信、達、雅為主軸的標準和技術探討——近代翻譯理論
第一節(jié) 林則徐、魏源及洋務派對翻譯作用的理解
第二節(jié) 維新派對翻譯重要性的認識
第三節(jié) 政治功利主義的文學翻譯理論
第四節(jié) 關于譯名問題的大討論
第五節(jié) 關于翻譯標準的探討
第三章 "在觀念上,不在方法上","對于民七的新詩運動","給予很大的影響"——近代的詩歌翻譯
第一節(jié) 《人生頌》和"安南大夫詩"
第二節(jié) 《馬賽曲》和《祖國歌》
第三節(jié)在譯作和著作中夾帶譯詩
第四節(jié) 專門譯詩和幾種單行本,
第五節(jié) 對于近代譯詩的一般印象
第四章 一度"翻譯多于創(chuàng)作";"而中國的創(chuàng)作。也就在這洶涌的輸入情形之下。受到很大的影響"——近代的小說翻譯
第一節(jié) 從冷清到火爆——從《昕夕閑談》說起
第二節(jié) 政治小說、虛無黨小說和偵探小說翻譯
第三節(jié) 科學小說和教育小說翻譯
第五章 認翻譯為強國第一義并推動近代翻譯事業(yè)全面發(fā)展的梁啟超
第一節(jié) 梁啟超的生平與思想
第二節(jié) 以理論鼓吹帶動翻譯事業(yè)的全面發(fā)展
第三節(jié) 以譯述方式掀起西學輸入的新高潮
第四節(jié) 在文學翻譯方面的帶頭和示范作用
第六章 第一個系統(tǒng)譯介西方學術和標舉"翻譯三原則"的嚴復
第一節(jié) 嚴復的生平與思想
第二節(jié) 嚴譯名著的歷史作用
第三節(jié) 《天演論》的翻譯和巨大影響
第四節(jié) 翻譯三原則:信、達、雅一
第五節(jié) 嚴復譯著的文學價值及于文體變革的作用
第七章 打開中西文學交流大門的林紓和"林譯小說"
第一節(jié) 林紓的生平與思想
第二節(jié) 《巴黎茶花女遺事》的轟動效應
第三節(jié) 林譯小說對近代社會政治和思想的影響
第四節(jié) 林譯小說對近代文學發(fā)展的影響(上)
第五節(jié) 林譯小說對近代文學發(fā)展的影響(下)
第八章 開辟翻譯新蹊徑的周桂笙、徐念慈
第一節(jié) 周桂笙的翻譯活動及其影響
第二節(jié) 徐念慈的翻譯活動及其影響
第九章 二十世紀初詩歌翻譯之兩大家:馬君武和蘇曼殊
第一節(jié) 馬君武傳
第二節(jié) 馬君武的詩歌翻譯和其他翻譯活動
第三節(jié) 蘇曼殊的生平與思想
第四節(jié) 蘇曼殊的文學翻譯
第十章 具開創(chuàng)性的法國文學翻譯與伍光建、曾樸
第一節(jié) 法國文學翻譯略說
第二節(jié) 伍光建早期的法國文學翻譯
第三節(jié) 曾樸的生平與法國文學緣
第四節(jié) 曾樸的法國文學翻譯與研究
第十一章 影響深刻的俄羅斯文學翻譯與戢翼暈、吳禱、陳嘏
第一節(jié) 俄國文學翻譯概述(上)
第二節(jié) 俄國文學翻譯概述(下)
第三節(jié) 戢翼暈與《俄國情史》
第四節(jié) 吳禱的幾種名著翻譯
第五節(jié) 陳嘏與《春潮》、《初戀》
第十二章 實為譯界開辟一個新時代的紀念碑——魯迅、周作人兄弟的早期翻譯活動
第一節(jié) 魯迅在弘文學院的翻譯活動
第二節(jié) 從籌辦《新生》到出版《域外小說集》
第三節(jié) 周作人在辛亥以前的翻譯活動
第四節(jié) 周作人辛亥后至"五四"前的翻譯活動
第十三章 新一代翻譯家陳獨秀、胡適、劉半農在近代翻譯轉折期中的獨特作用
第一節(jié) 陳獨秀的領導作用
第二節(jié) 胡適的帶頭作用
第三節(jié) 劉半農的開拓作用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