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作為核心的課程改革
一、以人力資源為目標的課程改革
二、研究“教育”還是研究“改革”?
三、當國家改革教育的時候
四、作為示范的“二期課改”
第一章 課程改革的理念
一、“素質教育”催生的改革理念
二、偏重形式的課程理念
三、三級管理模式和“未完成的課程理念”
四、改革理念的“剩余”
第二章 課程改革的組織
一、調控改革的個人培訓
二、公開課:不同功能的組織管道
三、區(qū)隔的形成:名師名校長工作室
四、校際競爭的新跑道:實驗性示范性高中
五、學校內部的課程生產
第三章 新課程的誕生
一、“沒規(guī)矩的語文”:從新標準、新教材到新課程
二、以“社會生活”為關鍵詞的基礎型課程
三、套在“拓展課程”上的緊箍咒
四、研究型課程的變形
第四章 課程改革的果實
一、缺乏效力的課程結構
二、課程生產機制:不確定性的制度化
三、替代性的改革路徑
第五章 作為“教育者”的國家
一、課程改革留下的疑難
二、缺乏意志的國家
三、轉型中的國家與教育
附錄:上海市普通高中教師調查問卷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