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處境化"專題研究
佛教中國化的界說與前提——以漢傳佛教為中心
佛與神——佛教與本土諸宗教
中國佛教初期的機與感應思想——以道生、僧亮為中心
西來無意——禪宗與佛教本土化
從神異禪到玄學禪再到本色禪——中國早期禪學話語的演變
初期禪宗的如來藏思想
隋唐時代佛教的中國化——以佛教與上層社會的關系為考察范疇
當代日本佛教的特征——關于僧侶娶妻歷史背景的考察
宗教文獻研究
《劉師禮文》及其后代變種
從六朝佛典的漢譯與編輯看佛教中國化問題
從《華嚴十玄門》解析佛學中國化
從夏禹天文到靈寶五符序——以神話拼接進行道教經典分析的可能性例釋
《大乘大義章》的時間界定及慧遠的問題意識
宗教學研究探新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禪、凈為核心的中國傳統(tǒng)佛教宗派體系結構
普通人的信仰——中國民間宗教的理論“邏輯”
宗教與科學
開普勒的宗教原型觀與科學發(fā)現(xiàn)
宗教的社會功能
以善弘教——香港道教與慈善事業(yè)
學術動態(tài)
藥師信仰研究的最新進展——首屆藥師信仰與佛教文化國際學術研究討會綜述
香花僧研究的啟示——簡評《佛教香花:歷史變遷中的宗教藝術與地方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