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在孔子創(chuàng)立儒家學派之前,已成為社會重要的道德規(guī)范之一。據文獻記載,自殷商時代起,統(tǒng)治者已經講孝并大力提倡孝行,孝道也大大地發(fā)展,成為維系家族、鞏固統(tǒng)治的重要措施??鬃诱J為孝有三層含義:父母活著的時候,要依禮的準則來孝敬他們;父母死后要按照禮的準則進行安葬;還要按照禮的準則進行祭祀。孟子尤其重視“孝悌”,他認為堯舜之道的基本精神就是孝悌。荀子、曾子、司馬光、程顥、程頤、朱熹及很多儒學之士,把“孝”視為最高道德,認為是諸德的根本?!吨腥A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叢書:孝的系列故事(禮品裝)(套裝共6冊)》個個獨立成篇,圖文并茂,簡明扼要,像串連的珍珠,緊緊圍繞“孝”這一道德范疇,自成一家,其故事內容豐富,情節(jié)感人。諸如“千里尋母盡孝心”,明世宗嘉靖年間,有個叫丘緒的人,他不僅有學問,而且很懂孝道,關于他千里尋母,歷盡千辛萬苦,百折不撓尋得親生母親的故事,在當時為人所稱道,并流傳后世。為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