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國道教通史 第二卷
02老子新讀
03弘道(丁酉年第2期)
04道教與書法關系研究
05道教經(jīng)典選讀
06問道茅山三千年
07唐代女道士的生命之旅
08重刊三乘集要(套裝全3卷…
09帝王與道教
10道教與中國傳統(tǒng)數(shù)學互動的…
何建明
暫缺簡介...
可購
王卡 編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光輝燦爛。在歷史悠久的中 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中,始終存在著…
胡孚琛
《丹道法訣十二講》(2016年修訂版)是胡孚琛先生26年丹道探索的理論精華,是…
吳大明
由申,馬麗雯
高明見 著
本書作者認為,道教源出于黃老道、方仙道或者是巫鬼道這三大源頭,任何時期、…
熊逸 著
這本書首先是一本更新?lián)Q代型的《老子》讀本。作者結(jié)合zuixin的考古材料和前沿…
陳偉強 編
《道教修煉與科儀的文學體驗》乃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文學與宗教”專題研究的…
張其成
《太乙金華宗旨》一書,是道家修煉養(yǎng)生的寶典,也是道教仙人呂洞賓長生不老之…
孫亦平
孫亦平著的《唐宋道教的轉(zhuǎn)型》將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借鑒近百年來靠前漢學…
董沛文 著
西蜀合宗老人銀道源,是民國時期著名道教內(nèi)丹學家,上接大江西派遺緒,融會北…
魏燕利 著
近世以來,道教日益成為世界性的研究課題。作為道教重要道術之一的導引術也越…
中國國學中心
本書系統(tǒng)闡述道家的形成與發(fā)展歷史。道家館把以黃帝、老子為代表的先秦道家與…
商育民 著
本書從科學角度對《道德經(jīng)》各個字、詞的意義進行分類、對比和總結(jié),得出下列…
詹石窗 著
選編的是論述道家與道教在神仙理念、神明譜系的文章。如果說道醫(yī)養(yǎng)生體現(xiàn)了道…
選編的是論述道家與道教人物的文章。所謂“人物”是指在道學形成與發(fā)展過程中…
詹石窗
選編的是論述道家與道教經(jīng)典以及考古資料的文章。經(jīng)籍,也就是文獻典籍。經(jīng)過…
選編的是論述道學文藝的文章。長期以來,道學人物留下了眾多的文藝作品,一些…
選編的是論述道家與道教發(fā)展歷史的文章。要領悟中國文化精神,必須了解中國歷…
選編的是論述道學與中國文化各個層面相互關系的文章,探討道學與諸子百家關系…
選編的是論述以大道為核心精神的醫(yī)學養(yǎng)生方面的文章,內(nèi)容包括道醫(yī)養(yǎng)生的文化…
選編的是論述道學的科學技術成就方面的文章。內(nèi)容廣涉古代生命科學、古代化學…
任繼愈
《任繼愈談道家與道教》是任繼愈先生關于老子、道家研究的著作,該書從道家的…
蕭友信
閭山教派是道派與法派的結(jié)合,在閩臺地區(qū)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所牽涉的領域包…
趙益,王楚 著
《抱樸歸真:道教的修煉(精裝)》介紹中國道教的源流、特征、儀式、人生智慧…
暫缺作者
《參同契》又名《周易參同契》,為東漢魏伯陽著。其學說匯融周易、黃老、丹火…
學
中國道教界一代宗師悟元子劉一明住榆中棲云山長達四十二年,于八十八歲羽化登…
孫文鵬 著
隨著中國日趨強盛,關于國學的研究大潮也早已興起。長期以來,執(zhí)著于國學研究…
費杰成
《顏子山混元道教文化洞稿》是一部全面研究、記錄南宋時期,流傳于鄂東南陽新…
王麗英
潘雨廷,張文江 整理
本書是叢書“潘雨廷著作集”中的一種。該叢書是潘雨廷著作的第1次集中出版,…
許地山
"《道教史》一書是第一次由中國人對道教的起源進行了比較科學的研究和闡…
陳鼓應主
Array
傅勤家 著
商務印書館自1897年始創(chuàng),以“昌明教育,開啟民智”為宗旨,于建館翌年便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