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上馬殺賊,下馬念佛:追憶…
02佛學大辭典(上中下 精)…
03薩迦諸賢者所著西藏人文、…
04無盡藏
05薩迦派三律儀論集釋(全十…
06死去活來禪道智慧論
07佛學大辭典(上中下 精)…
08釋禪波羅蜜譯釋
09中國禪學(第8\9卷合輯 共…
10如來藏經(jīng)述義
(南唐)靜筠二禪師 編
現(xiàn)存最早的禪宗史書,二十卷?!蹲嫣眉酚浭鲎藻热~以至唐末五代共256位禪宗…
可購
明志 編著
禪是中國佛教文化思想的心要。禪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是一種思維方式。禪的精髓之…
趙賢明 著
26歲落發(fā)出家。3年后,她從一個小小的愿心出發(fā),帶領著信眾,開啟了“慈濟”…
蔣維喬,袁了凡,智凱大師 著
靜坐法,即古之所謂內功也。古者養(yǎng)生之術,本有外功內功二者。醫(yī)術之藥餌針砭…
張忠勇 著
《經(jīng)海酌波》是一部闡釋經(jīng)典、普及經(jīng)典的嘗試之作。通觀全書,觀點、材料與作…
云棲袾宏 編 明學 注
蓮池大師法名袾宏(1535-1615),為凈土宗第八祖,與紫柏、憨山、蕅益合稱明…
弘學 編著
《藏傳佛教(第3版)》追溯了佛教在西藏弘傳的歷史進程,介紹了寧瑪、薩迦、…
蘇志雄 主編
《歷代大藏經(jīng)序跋略疏(套裝上下冊)》收錄歷代大藏經(jīng)中的序文402篇、跋文19…
李玲 著
《華嚴十地修行體系》是以現(xiàn)存相關漢譯典籍為依據(jù),在借鑒國內外相關重要研究…
隋曉明 著
關于禪是什么,不少人知之甚少,乃至有所誤解,卻不知它是探究人的生命意義的…
《佛學概論(第3版)》以通俗化、大眾化的筆調,條理分明、提綱挈領地講解了…
純聞 主編
為紀念虛云大師圓寂五十周年,千年禪宗祖庭云居山真如寺于廬山西海溫泉賓館舉…
星云大師 著
人講的話即成“信”,人無信不立。戀人彼此立下的山盟海誓,就是一種承諾;商…
幫助別人是最好的結緣方式,在歡喜、和樂的氣氛當中,為彼此增添好因好緣,不…
嶙峋 編
讀著《弘揚中華婦女文化叢書·中國歷代婦女文學作品精選:閬苑奇葩》,仿…
(日)片山一良 著,楊金萍 等譯
“巴利佛典”即用巴利語記載的原始佛教即“上座部佛教”的典籍,是由南傳佛教…
夏廣興 著
《佛門故事·感應篇》收入一百余則廣泛流傳于民間的短篇故事小品,用簡要…
永悟禪師 著
魚山梵唄日本傳承經(jīng)慈覺圓仁大師、三十五傳多紀道忍、三十六傳中山玄雄、三十…
覺深法師,道堅法師,徐玉成 撰寫
佛教主張慈悲平等,和合共生,以合乎理智之教說,示導人們轉迷開悟,其目的在…
北京佛教居士林 編
《黃念祖居士選集(套裝共6冊)》包括《大乘無量壽經(jīng)白話解》、《佛說大乘無…
曾彪 主編
《談佛:佛學入門600講》從12個方面對佛教知識作了系統(tǒng)、全面、深入的介紹,…
張中行 著
禪是中土文化的一種現(xiàn)象,也是處理人生問題的一種方式。禪外說禪,顧名思義,…
清虛山人 著
釋然是個剛剛經(jīng)過了成人禮的小和尚,對他來說,佛法和塵世全部一股腦兒擺在了…
中國佛學院研究部 編
學術的發(fā)展是不斷的創(chuàng)新,教育的核心永遠是塑人為本。今后本院在學術上以研究…
人人都擁有一雙手可以創(chuàng)造宇宙,兩條腿可以行遍千山萬水。一九六九年,阿姆斯…
宣化法師 述
《楞嚴經(jīng)》里〈四種清凈明誨〉說得非常地正確,非常地肯定,就說這個殺、盜、…
生活中偶爾會碰上一些尷尬的場面,或是難以應付的僵局,這個時候若能以幽默的…
袁煥仙 著
《維摩精舍叢書》乃散盡億萬家財、遍參天下諸方、終致大徹大悟的川北禪宗大德…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編
《儒藏》為儒家經(jīng)典和反映儒家思想、體現(xiàn)儒家經(jīng)世做人原則的典籍的叢編。收書…
李自申 講述
暫缺簡介...
董志翹 譯注
《中華經(jīng)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大唐西域記》十二卷,唐三藏法師玄奘撰。唐…
李自申 著
《維摩精舍叢書研讀錄-維摩精舍叢書·榴窗隨刊研讀錄》,自1945年刊行以…
郭朋 著
湯用彬 著
本叢書主要是佛學、哲學、史學內容,具有文獻性質、學術性質、統(tǒng)戰(zhàn)性質。強調…
法尊大師 著
覺光法師宣讀禮贊文今乃禮贊現(xiàn)代高僧者,寄禪、虛云、太虛、諦閑、印光、弘一…
周叔迦 著
周叔迦大德生平周叔迦先生(1899-1970),現(xiàn)代著名佛教居士、佛教學者、佛教…
弘學 著
《佛典叢書:百法明門論講析》是研習唯識學的基礎讀物,為大乘佛教對宇宙萬有…
趙樸初 著
《趙樸初大德文匯》作者:趙樸初《趙樸初大德文匯》:主要是佛學、哲學、史學…
尕藏加 著
本書對藏傳佛教及其密教的歷史淵源、各派代表人物、著作、教義和修持儀軌等進…
顧偉康 著
本書追溯中國人如何用自己固有的文化傳統(tǒng),特別是道家、黃老的思想,去理解、…